1、舍身求法 [shě shēn qiú fǎ]
释义: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
释义: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3、矜持不苟 [jīn chí bù gǒu]
释义: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4、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5、国而忘家 [guó ér wàng jiā]
释义: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6、为民请命 [wèi mín qǐng mìng]
释义: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汉书·蒯通传》:“西乡为百姓请命。”
7、先人后己 [xiān rén hòu jǐ]
释义: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8、舍己为公 [shě jǐ wèi gōng]
释义: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9、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10、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