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否极泰来 [pǐ jí tài lái]
释义: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2、乐极生悲 [lè jí shēng bēi]
释义: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3、兴尽悲来 [xìng jìn bēi lái]
释义:兴:兴致,兴味。高兴到了极点,使人悲苦的事就来了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识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知盈虚之有数。”
4、收之桑榆 [shōu zhī sāng yú]
释义: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失之东隅 [shī zhī dōng yú]
释义:东隅:日出的地方。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7、因祸为福 [yīn huò wéi fú]
释义:变坏事为好事。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8、苦尽甘来 [kǔ jìn gān lái]
释义: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9、因祸得福 [yīn huò dé fú]
释义:变坏事为好事。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10、物极必反 [wù jí bì fǎn]
释义: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11、否去泰来 [pǐ qù tài lái]
释义: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出处: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