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阳怪气 [yīn yáng guài qì]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2、阳奉阴违 [yáng fèng yīn wéi]
释义: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3、居心不良 [jū xīn bù liáng]
释义: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4、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释义: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5、装模作样 [zhuāng mó zuò yàng]
释义: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出处:宋·史浩《荆钗记传奇》:“装模作样,恼吾气满胸膛。”
6、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
释义: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7、惺惺作态 [xīng xīng zuò tài]
释义: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形容不老实。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8、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释义: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9、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10、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1、趋炎附势 [qū yán fù shì]
释义: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