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倨后恭 [qián jù hòu gōng]
释义: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2、截然不同 [jié rán bù tóng]
释义: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出处: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断截然,有不可民者矣。”
3、不可一世 [bù kě yī shì]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4、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5、天壤之别 [tiān rǎng zhī bié]
释义: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6、判若两人 [pàn ruò liǎng rén]
释义: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7、不近人情 [bù jìn rén qíng]
释义: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8、迥然不同 [jiǒng rán bù tóng]
释义: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次之,此论诚然。”
9、大有径庭 [dà yǒu jìng tíng]
释义: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10、天壤之觉 [tiān rǎng zhī jué]
释义: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11、见仁见智 [jiàn rén jiàn zhì]
释义: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