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精选11个) >

形容话说不出口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8:28

1、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2、如鲠在喉 [rú gěng zài hóu]

释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3、默默无言 [mò mò wú yán]

释义: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4、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释义: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6、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

释义: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7、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8、有口难言 [yǒu kǒu nán yán]

释义: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出处:宋·苏轼《醉睡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9、闭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10、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释义: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11、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n]

释义: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