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众喣漂山 [zhòng xǔ piāo shān]
释义: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2、井水不犯河水 [jǐ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释义: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
3、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4、好高骛远 [hào gāo wù yuǎn]
释义: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5、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
释义: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6、众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7、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释义: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8、追本穷源 [zhuī běn qióng yuán]
释义: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出处:《洪秀全演义》第二回:“果然追本穷源,查鸦片进口,都由华商发售。”
9、万众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10、自食其果 [zì shí qí guǒ]
释义: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出处: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11、是非分明 [shì fēi fēn míng]
释义: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12、饮水思源 [yǐn shuǐ sī yuán]
释义: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出处: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