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轰轰烈烈 [hōng hōng liè liè]
释义: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2、天震地骇 [tiān zhèn dì hài]
释义: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3、大刀阔斧 [dà dāo kuò fǔ]
释义: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八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4、声振屋瓦 [shēng zhèn wū wǎ]
释义: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譟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5、雷霆万钧 [léi tíng wàn jūn]
释义: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出处: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6、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释义: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7、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8、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释义: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9、晴天霹雳 [qíng tiān pī lì]
释义: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10、轰雷掣电 [hōng léi chè diàn]
释义: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真切。”
11、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释义: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12、电闪雷鸣 [diàn shǎn léi míng]
释义: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13、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释义: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