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精选14个) >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是什么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7:14

1、一辞同轨 [yī cí tóng guǐ]

释义: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出处:《韩非子·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又《内储说上》:“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一,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不免于乱也。”

2、无所适从 [wú suǒ shì cóng]

释义: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3、众说纷纭 [zhòng shuō fēn yún]

释义: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4、众口一词 [zhòng kǒu yī cí]

释义: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出处:宋·欧阳修《论议濮安懿王典礼札子》:“众口一辞(词),纷然不正。”

5、众口纷纭 [zhòng kǒu fēn yún]

释义: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6、言人人殊 [yán rén rén shū]

释义: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7、鞭辟入里 [biān pì rù lǐ]

释义: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十一》:“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8、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9、没衷一是 [mò zhōng yī shì]

释义:衷:折中。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

出处:郭沫若《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

10、各执一词 [gè zhí yī cí]

释义: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出处:巴金《春》:“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一词,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11、莫衷一是 [mò zhōng yī shì]

释义: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12、众口难调 [zhòng kǒu nán tiáo]

释义: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13、议论纷纷 [yì lùn fēn fēn]

释义: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出处:语出《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14、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释义: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