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精选14个) >

形容互相花草扶持帮助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7:15

1、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2、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3、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释义: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4、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释义: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5、自得其乐 [zì dé qí lè]

释义: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6、相得益彰 [xiāng dé yì zhāng]

释义: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7、舍身取义 [shě shēn qǔ yì]

释义: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

8、乐善好施 [lè shàn hào shī]

释义: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9、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10、助人为乐 [zhù rén wéi lè]

释义:帮助人就是快乐。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11、乐于助人 [lè yú zhù rén]

释义: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12、相辅相成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释义: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13、知足常乐 [zhī zú cháng lè]

释义: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先人后己 [xiān rén hòu jǐ]

释义: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