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表示自己很清闲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7:15

1、词清讼简 [cí qīng sòng jiǎn]

释义: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出处:明·范受益《寻亲记·发配》:“词清讼简,陶情诗与酒。帘垂清昼,唐民得自由。”

2、意乱心慌 [yì luàn xīn huāng]

释义:心中惊慌忙乱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

3、优游自适 [yōu yóu zì shì]

释义:悠闲适意。

出处:宋·吴处厚《青箱杂记》第十卷:“城南有别墅,每良辰美景,以小车载酒,优游自适。”

4、闲情逸趣 [xián qíng yì qù]

释义: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出处:茅盾《幻灭》:“他们都是儿女成行,并且职务何等繁剧,尚复有此闲情逸趣,更无怪那班青年了。”

5、拄颊看山 [zhǔ jiá kàn shān]

释义: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出处: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6、从容就义 [cóng róng jiù yì]

释义: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宋·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7、无所事事 [wú suǒ shì shì]

释义: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8、优游自在 [yōu yóu zì zài]

释义:指悠闲舒适。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等到上头派了下来,更把他急的走头无路。”

9、无拘无束 [wú jū wú shù]

释义: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10、东游西逛 [dōng yóu xī guàng]

释义: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

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11、油腔滑调 [yóu qiāng huá diào]

释义: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不严肃。

出处:清·王士祯《师友诗传录》:“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12、尸禄素餐 [shī lù sù cān]

释义:指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亦作“尸禄素飡”。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

13、闲情别致 [xián qíng bié zhì]

释义: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2回:“我们是有公事来的,拿我们丢在一边,倒有闲情别致在里头替人家画画儿!”

14、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释义: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15、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16、明月清风 [míng yuè qīng fēng]

释义: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17、太平无事 [tài píng wú shì]

释义: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18、清闲自在 [qīng xián zì zài]

释义: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19、闲情逸致 [xián qíng yì zhì]

释义: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致弄这笔墨。”

20、悠闲自在 [yōu xián zì zài]

释义:闲暇舒适,无忧无虑

出处:清·张贵胜《遗愁集·忠义》卷四:“此之谓从容就义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妇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闲自在。”

21、焦头烂额 [jiāo tóu làn é]

释义: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出处:《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22、优游自得 [yōu yóu zì dé]

释义:指悠闲如意。

出处:汉·班固《东都赋》:“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23、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4、悠悠忽忽 [yōu yōu hū hū]

释义: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佋怅自失。”

25、神闲气静 [shén xián qì jìng]

释义:指神气悠闲安静。同“神闲气定”。

出处:《负曝闲谈》第27回:“也有在车厢里抽出书来看的,也有扯过马褥子来盖着睡觉的,无不神闲气静。”

26、走头无路 [zǒu tóu wú lù]

释义: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出处:《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27、爽心悦目 [shuǎng xīn yuè mù]

释义: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出处: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

28、无忧无虑 [wú yōu wú lǜ]

释义: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29、离奇古怪 [lí qí gǔ guài]

释义:十分奇特少见。

出处: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30、朝秦暮楚 [zhāo qín mù chǔ]

释义: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31、博弈犹贤 [bō yì yóu xián]

释义: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出处: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32、陶情适性 [táo qíng shì xìng]

释义: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不过游戏笔墨,陶情性而已!”

33、悠游自在 [yōu yóu zì zài]

释义:形容悠闲而舒适。同“悠游自得”。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唐诃》:“我大约并没有先生们所豫想的悠游自在,所以复信的迟延,是往往不免的。”

34、优哉游哉 [yōu zāi yóu zāi]

释义:指生活悠闲自在

出处:《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35、安闲自得 [ān xián zì dé]

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36、无足轻重 [wú zú qīng zhòng]

释义: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出处: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37、泰然自若 [tài rán zì ruò]

释义: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鲁人有与曾参同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金史·颜盏门都传》

38、东游西荡 [dōng yóu xī dàng]

释义: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

39、清风明月 [qīng fēng míng yuè]

释义: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40、悠游自得 [yōu yóu zì dé]

释义: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41、无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

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樽前月下 [zūn qián yuè xià]

释义:酒樽之前,月亮之下。指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出处: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43、清风朗月 [qīng fēng lǎng yuè]

释义: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同“清风明月”。

出处: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44、悠然自得 [yōu rán zì dé]

释义: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45、附肤落毛 [fù fū luò máo]

释义: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出处:晋·范亨《燕书》:“恪大笑。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

46、白日见鬼 [bái rì jiàn guǐ]

释义: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无中生有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47、尸禄素飡 [shī lù sù cān]

释义:指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同“尸禄素餐”。

出处:

48、悠哉游哉 [yōu zāi yóu zāi]

释义:指悠闲自在

出处:谌容《赞歌》:“两只空洞洞的棉袄袖子在肩上晃来晃去,给人一种悠哉游哉的感觉。”

49、安闲自在 [ān xián zì zài]

释义: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50、坐冷板凳 [zuò lěng bǎn dèng]

释义: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51、闲曹冷局 [xián cáo lěng jú]

释义: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

出处:明·宋濂《送张礼部兼晋相府录事序》:“纵调矣,或处闲曹冷局,首尾拘畏,不能展其志者有矣。”

52、神闲气定 [shén xián qì dìng]

释义:指神气悠闲安静。

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53、忧心忡忡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释义: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54、无所用心 [wú suǒ yòng xīn]

释义: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