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棱两可 [mó léng liǎng kě]
释义: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2、避重就轻 [bì zhòng jiù qīng]
释义: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出处: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3、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象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这是霞郎的成绩。”
4、舍本求末 [shě běn qiú mò]
释义: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5、词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释义: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6、有条有理 [yǒu tiáo yǒu lǐ]
释义: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7、胡说八道 [hú shuō bā dào]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8、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释义: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处:《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9、有条不紊 [yǒu tiáo bù wěn]
释义: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10、语无伦次 [yǔ wú lún cì]
释义: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11、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