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释义: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2、众星捧月 [zhòng xīng pěng yuè]
释义: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委重投艰 [wěi zhòng tóu jiān]
释义: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艰难使命。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表答用先世语》:“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辞乎?”
4、如牛负重 [rú niú fù zhòng]
释义: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5、齐东野语 [qí dōng yě yǔ]
释义: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6、泰山压顶 [tài shān yā dǐng]
释义: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出处: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7、无所不在 [wú suǒ bù zài]
释义: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出处:巴金《家》四:“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
8、无所事事 [wú suǒ shì shì]
释义: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9、气势汹汹 [qì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10、乞哀告怜 [qǐ āi gào lián]
释义: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11、服牛乘马 [fú niú chéng mǎ]
释义:役使牛马驾车。
12、负薪之忧 [fù xīn zhī yōu]
释义: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出处:《礼记·曲礼下》:“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13、负屈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
释义: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14、威武不屈 [wēi wǔ bù qū]
释义: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15、锋芒逼人 [fēng máng bī rén]
释义:锋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锋利。比喻言词锋利,使人感到有压力。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16、事在人为 [shì zài rén wéi]
释义: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17、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释义: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18、拖家带口 [tuō jiā dài kǒu]
释义: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19、负弩前驱 [fù nǔ qián qū]
释义: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20、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21、艰苦奋斗 [jiān kǔ fèn dòu]
释义: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22、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23、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释义: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24、全力以赴 [quán lì yǐ fù]
释义: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出处: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25、任重道远 [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6、负重致远 [fù zhòng zhì yuǎn]
释义: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27、得天独厚 [dé tiān dú hòu]
释义: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出处: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28、引重致远 [yǐn zhòng zhì yuǎn]
释义:引:牵挽;致:达到。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29、荒时暴月 [huāng shí bào yuè]
释义: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30、千斤重担 [qiān jīn zhòng dàn]
释义: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本是乖巧不过的人,落得把千斤重担卸在他身上。”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