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表达坚持不懈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8:19

1、有始无终 [yǒu shǐ wú zhōng]

释义: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2、碌碌无为 [lù lù wú wéi]

释义: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3、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4、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始终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

释义: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6、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7、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释义: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8、藕断丝连 [ǒu duàn sī lián]

释义: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出处: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

9、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释义: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10、有始有终 [yǒu shǐ yǒu zhōng]

释义: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11、一曝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释义: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百折不回 [bǎi zhé bù huí]

释义: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14、半途而废 [bàn tú ér fèi]

释义: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15、坚韧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释义: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16、精诚所至 [jīng chéng suǒ zhì]

释义: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17、聚沙成塔 [jù shā chéng tǎ]

释义:聚细沙面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18、全力以赴 [quán lì yǐ fù]

释义: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出处: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19、雄心壮志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释义: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20、集腋成裘 [jí yè chéng qiú]

释义: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21、驽马十驾 [nú mǎ shí jià]

释义: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2、自强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释义: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3、无坚不摧 [wú jiān bù cuī]

释义: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出处:《旧唐书·孔巢文传》:“(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24、常备不懈 [cháng bèi bù xiè]

释义:时刻准备着,毫不忪懈。

出处:

25、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6、矢志不渝 [shǐ zhì bù yú]

释义: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27、绳锯木断 [shéng jù mù duàn]

释义: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8、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释义: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29、坚持不渝 [jiān chí bù yú]

释义: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出处:

30、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31、金石为开 [jīn shí wèi kāi]

释义: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32、世上无难事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释义:天下没有难事。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33、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34、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35、寸进尺退 [cùn jìn chǐ tuì]

释义: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36、坚定不移 [jiān dìng bù yí]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37、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

释义: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38、矢志不移 [shǐ zhì bù yí]

释义: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