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8:03

1、栉风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释义: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2、艰苦卓绝 [jiān kǔ zhuó jué]

释义: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处:《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

3、艰难困苦 [jiān nán kùn kǔ]

释义: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4、登山涉水 [dēng shān shè shuǐ]

释义: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5、万载千秋 [wàn zài qiān qiū]

释义: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出处: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

6、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7、备尝辛苦 [bèi cháng xīn kǔ]

释义: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8、九死未悔 [jiǔ sǐ wèi huǐ]

释义: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9、逾年历岁 [yú nián lì suì]

释义: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10、坚定不移 [jiān dìng bù yí]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11、备尝艰苦 [bèi cháng jiān kǔ]

释义: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12、戎马生涯 [róng mǎ shēng yá]

释义: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出处: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13、一生九死 [yī shēng jiǔ sǐ]

释义:指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出处: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14、风餐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释义: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15、冲州过府 [chōng zhōu guò fǔ]

释义:指跑码头,闯江湖。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出处:《天花雨》第二回:“夫妻一世,冲州过府,在江湖上赶营生。”

16、九死不悔 [jiǔ sǐ bù huǐ]

释义: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7、颠沛流离 [diān pèi liú lí]

释义: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18、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19、久经风霜 [jiǔ jīng fēng shuāng]

释义: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20、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 jí]

释义: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21、餐风饮露 [cān fēng yǐn lù]

释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明·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22、养尊处优 [yǎng zūn chǔ yōu]

释义:养:指生活。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出处:宋·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23、风雨共舟 [fēng yǔ gòng zhōu]

释义: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24、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释义: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25、转战千里 [zhuǎn zhàn qiān lǐ]

释义: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后汉书·吴汉传》:“吾共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26、悲欢离合 [bēi huān lí hé]

释义: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27、身历其境 [shēn lì qí jìng]

释义:历:经历;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28、航海梯山 [háng hǎi tī shān]

释义: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29、逾沙轶漠 [yú shā yì mò]

释义:穿越沙漠。谓经历险远的路途。

出处: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逾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30、生死关头 [shēng sǐ guān tóu]

释义:指极其紧要的契机或时刻。

出处: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31、坎坷不平 [kǎn kě bù píng]

释义:坎坷:道路坑坑洼洼。道路坑坑洼洼不平坦。形容前进道路上有许多困难民,不是一帆风顺的。

出处:汉·扬雄《河乐赋》:“秽南巢之坎坷兮,易幽岐之麦平。”

32、现身说法 [xiàn shēn shuō fǎ]

释义: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出处:《愣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33、任重道远 [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4、任重道悠 [rèn zhòng dào yōu]

释义: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出处:《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35、千锤百炼 [qiān chuí bǎi liàn]

释义: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36、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

释义: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37、饱经沧桑 [bǎo jīng cāng sāng]

释义: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38、关山阻隔 [guān shān zǔ gé]

释义: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出处:元·郑德辉《伷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39、劫后余生 [jié hòu yú shēng]

释义: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寄怀许仙屏中丞四首》:“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40、撞府冲州 [zhuàng fǔ chōng zhōu]

释义:犹言走江湖,跑码头。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公公撞府冲州。”

41、饱经风霜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释义: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风霜,丝鬓如银。”

42、风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43、创业维艰 [chuàng yè wéi jiān]

释义:开创事业是艰难的。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古应春追随胡雪岩多年,当初创业维艰的经过大多熟悉。”

44、患难之交 [huàn nàn zhī jiāo]

释义: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45、千山万水 [qiān shān wàn shuǐ]

释义: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46、露宿风餐 [lù sù fēng cān]

释义: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47、万代千秋 [wàn dài qiān qiū]

释义: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出处:晋·无名氏《平西将军周处碑》:“书方易折,家揭难留,镌兹幽在,万代千秋。”

48、履险蹈危 [lǚ xiǎn dǎo wēi]

释义:指经历危险。

出处:《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49、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

释义: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50、风霜雨雪 [fēng shuāng yǔ xuě]

释义: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51、世态人情 [shì tai rén qíng]

释义: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出处: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52、身经百战 [shēn jīng bǎi zhàn]

释义: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出处:《资志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

53、早出晚归 [zǎo chū wǎn guī]

释义: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54、苦尽甘来 [kǔ jìn gān lái]

释义: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55、石泐海枯 [shí lè hǎi kū]

释义: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出处: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56、历久弥坚 [lì jiǔ mí jiān]

释义:弥:越,更加。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

出处:

57、地老天荒 [dì lǎo tiān huāng]

释义: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58、九死一生 [jiǔ sǐ yī shēng]

释义: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59、甘之如饴 [gān zhī rú yí]

释义: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出处:宋·文天祥《正气歌》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60、天荒地老 [tiān huāng dì lǎo]

释义: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