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人面 [táo huā rén miàn]
出处: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2、接踵而来 [jiē zhǒng ér lái]
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3、含笑九泉 [hán xiào jiǔ quán]
释义: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4、流离失所 [liú lí shī suǒ]
释义: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5、冢中枯骨 [zhǒng zhōng kū gǔ]
释义: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6、一见钟情 [yī jiàn zhōng qíng]
释义: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出处: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7、出乎意料 [chū hū yì liào]
释义: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8、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9、捆载而归 [kǔn zǎi ér guī]
释义:形容带回的东西很多
出处: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垂纛而入,转眼捆载而归。”
10、哀鸿遍野 [āi hóng biàn yě]
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11、所作所为 [suǒ zuò suǒ wéi]
释义:指人所做的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12、一抔黄土 [yī póu huáng tǔ]
释义: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出处:《史记·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13、水佩风裳 [shuǐ pèi fēng shang]
释义: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出处: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
14、激浊扬清 [jī zhuó yáng qīng]
释义: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15、随波逐流 [suí bō zhú liú]
释义: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16、节外生枝 [jié wài shēng zhī]
释义: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出处:宋·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17、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18、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释义: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19、指日可待 [zhǐ rì kě dài]
释义: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20、目不暇接 [mù bù xiá jiē]
释义: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21、九原可作 [jiǔ yuán kě zuò]
释义: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出处:《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22、曲意逢迎 [qū yì féng yíng]
释义:曲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逢迎:迎合。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愈喜。”
23、堆积如山 [duī jī rú shān]
释义: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24、情不自禁 [qíng bù zì jìn]
释义: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25、墓木已拱 [mù mù yǐ gǒng]
释义: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26、素昧平生 [sù mèi píng shēng]
释义: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出处: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27、扫墓望丧 [sǎo mù wàng sàng]
释义: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出处:语出《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28、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9、柴毁灭性 [chái huǐ miè xìng]
释义: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出处: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30、悲痛欲绝 [bēi tòng yù jué]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31、细枝末节 [xì zhī mò jié]
释义: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32、迎头痛击 [yíng tóu tòng jī]
释义:迎头:迎面,当头;痛:狠狠地。迎上去给敌人以狠狠的打击。
出处: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33、自寻死路 [zì xún sǐ lù]
释义: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
34、寻欢作乐 [xún huān zuò lè]
释义: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出处:清·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35、自掘坟墓 [zì jué fén mù]
释义: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出处: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晋·葛洪《神仙传》
36、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释义: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处:《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37、节哀顺变 [jié āi shùn biàn]
释义: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出处:《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38、清规戒律 [qīng guī jiè lǜ]
释义: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出处:《释门正统》:“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39、人面桃花 [rén miàn táo huā]
释义: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