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没有知识的成语有哪些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07 14:38

1、信而好古 [xìn ér hào gǔ]

释义: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3、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4、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5、浅尝辄止 [qiǎn cháng zhé zhǐ]

释义: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6、望文生义 [wàng wén shēng yì]

释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出处: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意。”

7、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释义: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8、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释义: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9、独辟蹊径 [dú pì xī jìng]

释义: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10、寻根问底 [xún gēn wèn dǐ]

释义: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同“寻根究底”。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内中暧昧情节,谁曾亲眼见来,何必去寻根问底!”

11、天道酬勤 [tiān dào chóu qín]

释义: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正所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唯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抓住机遇,由于世事难料,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出处:《周易》中的卦辞

12、胸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释义: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13、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14、述而不作 [shù ér bù zuò]

释义: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熟能生巧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释义: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16、博而不精 [bó ér bù jīng]

释义: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出处:《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17、不甚了了 [bù shèn liǎo liǎo]

释义: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黄州野人》:“初不甚了了,养之数日,始能言,乃实人也。”

18、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释义: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9、蜻蜓点水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释义: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0、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释义: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