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第一次动情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6:43

1、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

释义: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2、坏人坏事 [huài rén huài shì]

释义: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坏人坏事。”

3、不可终日 [bù kě zhōng rì]

释义: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出处:《礼记·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4、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5、扬长而去 [yáng cháng ér qù]

释义: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道士)道:‘……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我来收取,管叫你病好。’说毕,徉长而去。”

6、兴波作浪 [xīng bō zuò làng]

释义:兴:掀起;作:兴起。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7回:“你是谁?在此兴波作浪?”

7、邯郸学步 [hán dān xué bù]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8、日久天长 [rì jiǔ tiān cháng]

释义: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9、妖魔鬼怪 [yāo mó guǐ guài]

释义: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

10、含情脉脉 [hán qíng mò mò]

释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11、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12、倾国倾城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释义: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3、兴风作浪 [xīng fēng zuò làng]

释义: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14、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5、举手投足 [jǔ shǒu tóu zú]

释义: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16、有机可乘 [yǒu jī kě chéng]

释义:有空子可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等何时?”

17、好景不长 [hǎo jǐng bù cháng]

释义: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六章:“可惜好景不长。”

18、热火朝天 [rè huǒ cháo tiān]

释义: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奋不顾身的战斗。”

19、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释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但他恃著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20、生搬硬套 [shēng bān yìng tào]

释义: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出处:《山村新人》:“我们反对的就是生搬硬套教条主义作风。”

21、翩翩起舞 [piān piān qǐ wǔ]

释义: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出处: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22、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释义: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23、低人一等 [dī rén yī děng]

释义:比别人低一个等级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在这个家庭中,他从小就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24、南郭先生 [nán guō xiān shēng]

释义: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出处:《晋书·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25、形而上学 [xíng ér shàng xué]

释义: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26、自不量力 [zì bù liàng lì]

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27、花样翻新 [huā yàng fān xīn]

释义:改变方式,转换手法。

出处: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附录 姜葆初《用十五咸全韵》:“天吴柴凤绣垂缪,花样翻新新色嵌。”

28、音容笑貌 [yīn róng xiào mào]

释义: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出处: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

29、旁若无人 [páng ruò wú rén]

释义: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30、日中为市 [rì zhōng wéi shì]

释义: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出处:《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31、怪模怪样 [guài mó guài yàng]

释义:形态奇怪。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龙老三你还不把那些衣服脱了,人看着怪模怪样!”

32、掀风鼓浪 [xiān fēng gǔ làng]

释义: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出处: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掀风鼓浪,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

33、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4、说说笑笑 [shuō shuō xiào xiào]

释义:有说有笑,连说带笑。

出处:还象适才坐着,大家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

35、买椟还珠 [mǎi dú huán zhū]

释义: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36、螳臂当车 [táng bì dāng chē]

释义: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37、弥天大谎 [mí tiān dà huǎng]

释义: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

出处: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38、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39、心如古井 [xīn rú gǔ jǐng]

释义: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出处:唐·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40、热锅上的蚂蚁 [rè guō shàng de mǎ yǐ]

释义: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出处:

41、睹物伤情 [dǔ wù shāng qíng]

释义: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42、惶惶不可终日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释义: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出处: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43、无缘无故 [wú yuán wú gù]

释义:没有一点原因。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44、声泪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释义: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45、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释义: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46、推涛作浪 [tuī tāo zuò làng]

释义: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出处: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呼风唤雨推涛作浪,或策划于密室,或点火于基层。”

47、情意绵绵 [qíng yì mián mián]

释义: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出处: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48、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49、唯物主义 [wéi wù zhǔ yì]

释义: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