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连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释义: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2、极目远眺 [jí mù yuǎn tiào]
释义: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3、曲径通幽 [qū jìng tōng yōu]
释义: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出处: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名胜古迹 [míng shèng gǔ jī]
释义: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5、汗流浃背 [hàn liú jiā bèi]
释义: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6、兴高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释义: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7、气喘吁吁 [qì chuǎn xū xū]
释义: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
8、入乡随俗 [rù xiāng suí sú]
释义: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出处:《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
9、游山玩水 [yóu shān wán shuǐ]
释义: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10、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11、海市蜃楼 [hǎi shì shèn lóu]
释义: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12、登高一呼 [dēng gāo yī hū]
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13、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4、登高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15、湖光山色 [hú guāng shān sè]
释义: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