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释义: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2、哀莫大于心死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释义: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3、黯然无神 [àn rán wú shén]
释义: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出处:何为《第二次考试》:“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
4、百无聊赖 [bǎi wú liáo lài]
释义: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5、黯然魂销 [àn rán hún xiāo]
释义: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6、一蹶不振 [yī jué bù zhèn]
释义: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7、哀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释义: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8、兴味索然 [xìng wèi suǒ rán]
释义: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出处: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9、黯然伤神 [àn rán shāng shén]
释义: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10、灰头土面 [huī tóu tǔ miàn]
释义: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灰头土面,带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为马,非唯孤负先圣,亦乃埋没己灵。”
11、皆大欢喜 [jiē dà huān xǐ]
释义:人人都高兴满意。
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12、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13、大失所望 [dà shī suǒ wàng]
释义: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14、议论纷纷 [yì lùn fēn fēn]
释义: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出处:语出《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15、雨泣云愁 [yǔ qì yún chóu]
释义: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虽然道姻缘不偶,我可一言难就,有多少雨泣云愁。”
16、抑郁寡欢 [yì yù guǎ huān]
释义: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出处:老舍《吐了一口气》:“我是个抑郁寡欢的孩子,因为我刚一懂得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17、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18、意懒心灰 [yì lǎn xīn huī]
释义: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19、意气风发 [yì qì fēng fā]
释义: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出处: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20、废然而反 [fèi rán ér fǎn]
释义: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同“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21、垂头丧气 [chuí tóu sàng qì]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22、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3、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释义: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4、灰心槁形 [huī xīn gǎo xíng]
释义:形容意志消沉,形体枯槁。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5、披发入山 [pī fā rù shān]
释义: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出处: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26、寒酸落魄 [hán suān luò pò]
释义: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27、朽木死灰 [xiǔ mù sǐ huī]
释义: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容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8、云愁海思 [yún chóu hǎi sī]
释义:如云似海的愁思。
出处:唐·李白《飞龙引》之一:“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29、愁红惨绿 [chóu hóng cǎn lü]
释义: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30、泪下如雨 [lèi xià rú yǔ]
释义: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31、心灰意冷 [xīn huī yì lěng]
释义: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32、豪情壮志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释义: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33、黯然失色 [àn rán shī sè]
释义: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34、百念皆灰 [bǎi niàn jiē huī]
释义: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出处: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35、怏怏不乐 [yāng yāng bù lè]
释义: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36、心向往之 [xīn xiàng wǎng zhī]
释义: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37、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释义: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38、雨恨云愁 [yǔ hèn yún chóu]
释义: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
出处: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39、无精打采 [wú jīng dǎ cǎi]
释义: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40、雄心壮志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释义: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41、废然而返 [fèi rán ér fǎn]
释义: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出处:《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42、触景伤情 [chù jǐng shāng qíng]
释义: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伤:悲哀。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一路上鸟啼花落,触景伤情。”
43、云愁雨怨 [yún chóu yǔ yuàn]
释义:喻指离情别愁。
出处:宋·孙光宪《何满子》词:“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44、唉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释义: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45、穷愁潦倒 [qióng chóu liáo dǎo]
释义: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46、大失人望 [dà shī rén wàng]
释义: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
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47、触物伤情 [chù wù shāng qíng]
释义: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出处: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48、灰心丧气 [huī xīn sàng qì]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49、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50、暮气沉沉 [mù qì chén chén]
释义:暮气:黄昏时的烟霭;沉沉:低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出处:宋·陆游《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楼堞参差暮气昏。”
51、枯木死灰 [kū mù sǐ huī]
释义: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杭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52、师老兵疲 [shī lǎo bīng pí]
释义: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出处:《魏书 许谦传》:“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53、心烦意乱 [xīn fán yì luàn]
释义: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54、心事重重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释义: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55、窝火憋气 [wō huǒ biē qì]
释义: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李青山有些胆怯,他退到门边,嘴头咕噜着:‘滚就滚吧!’扭转身子,窝火憋气地迈出门去了。”
56、妄自菲薄 [wàng zì fěi bó]
释义: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7、心灰意懒 [xīn huī yì lǎn]
释义:灰:消沉;懒:懈怠。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
出处:元·乔吉《玉交枝·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58、万念俱灰 [wàn niàn jù huī]
释义: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59、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释义: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60、没精打彩 [méi jīng dǎ cǎi]
释义: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好没意思的。”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