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释义: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2、绰绰有裕 [chuò chuò yǒu yù]
释义: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裕:宽绰,宽缓。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3、绰绰有余 [chuò chuò yǒu yú]
释义: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4、从容自若 [cóng róng zì ruò]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5、纶巾羽扇 [guān jīn yǔ shàn]
释义: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7、从容自如 [cóng róng zì rú]
出处: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8、游刃有余 [yóu rèn yǒu yú]
释义: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出处:《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9、侃侃訚訚 [kǎn kǎn yín yín]
释义: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出处: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10、款款而谈 [kuǎn kuǎn ér tán]
释义:款:诚恳。诚恳而从容的谈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又兼看着九公有个师徒分际,褚大娘子有个姐妹情肠,才得这样款款而谈。”
11、无所畏忌 [wú suǒ wèi jì]
释义: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
出处: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姿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 汉·班固《汉书·王尊传》
12、应付自如 [yìng fù zì rú]
释义: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出处: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13、绰有余裕 [chuò yǒu yú yù]
释义: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14、神色不惊 [shén sè bù jīng]
释义: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15、旁若无人 [páng ruò wú rén]
释义: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16、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7、无拘无束 [wú jū wú shù]
释义: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18、措置裕如 [cuò zhì yù rú]
释义: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19、进退裕如 [jìn tuì yù rú]
释义:指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
出处:宋·陈鹄《耆旧续闻》第三卷:“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须鞭勒,无不当人意。”
20、事宽则圆 [shì kuān zé yuán]
释义: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21、举止自若 [jǔ zhǐ zì ruò]
释义: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22、退食从容 [tuì shí cóng róng]
释义: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出处: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
23、安闲自在 [ān xián zì zài]
释义: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24、家道从容 [jiā dào cōng róng]
释义: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出处:《剪灯余话·秋千会记》:“又教蒙古生数人,复有月俸,家道从容。”
25、侃侃谔谔 [kǎn kǎn è è]
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6、扪虱而言 [mén shī ér yán]
释义: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
出处: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晋书·王猛传》
27、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28、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29、方寸不乱 [fāng cùn bù luàn]
释义: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出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徇日,方寸不乱。”
30、举棋若定 [jǔ qí ruò dìng]
释义: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出处: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31、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释义: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32、谠论侃侃 [dǎng lùn kǎn kǎn]
释义: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出处:宋·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往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33、退食自公 [tuì shí zì gōng]
释义: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出处:《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34、公正廉洁 [gōng zhèng lián jié]
释义: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出处:清·昭槤《啸亭杂录·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35、轻裘缓辔 [qīng qiú huǎn pèi]
释义:犹言轻裘缓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出处:明·郭贞顺《上俞将军》:“轻裘缓辔踏地来,不减襄阳晋羊祜。”
36、神意自若 [shén yì zì ruò]
释义: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同“神色自若”。
出处:金·王若虚《哀雁调》:“宰夫砺刃而欲前,坐客垂涎而思噬,而犹神意自若,低回睥睨不知祸期之行至。”
37、逶迤退食 [wēi yí tuì shí]
释义:从容谦退,公正廉洁。
出处:《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38、事款则圆 [shì kuǎn zé yuán]
释义: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事款则圆,你且住啼哭,休得叫骂。”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不要著急,这可是急不来的事,事款则圆。”
39、侃侃而言 [kǎn kǎn ér yán]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40、一字一板 [yī zì yī bǎn]
释义: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出处: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41、事宽即圆 [shì kuān jí yuán]
释义: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42、昂昂自若 [áng áng zì roò]
释义: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三士带剑立于殿下,昂昂自若。”
43、二桃杀三士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释义: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宴子春秋·谏下二十四》
44、稳坐钓鱼船 [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释义: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出处:俗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45、栖栖遑遑 [qī qī huáng huáng]
释义:栖栖:忙忙碌碌不安的样子。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忙碌不安,到处奔波。亦作“栖栖惶惶”。
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3回:“不过栖栖遑遑,总要一车两马,我看常肃先生去买了车马再去实行才行。”
46、神色不动 [shén sè bù dòng]
释义: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47、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8、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49、长辔远御 [cháng pèi yuǎn yù]
释义: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长辔远御,妙略潜授。”
50、如无其事 [rú wú qí shì]
释义: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统领听不见,庄大老爷也听不见,就作为如无其事,不去提他了。”
51、恢恢有余 [huī huī yǒu yú]
释义:恢恢:形容宽广。薄薄的刀刃插入骨节间,仍觉宽广,还有回旋余地。常形容本领大,技巧高,处理问题毫不费力。
出处:《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2、拱揖指挥 [gǒng yī zhǐ huī]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挥,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
53、避难就易 [bì nán jiù yì]
释义:就:凑近,靠近。躲开难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
出处:《元史·文宗本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54、一狐之腋 [yī hú zhī yè]
释义: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55、安步当车 [ān bù dàng chē]
释义: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56、姗姗来迟 [shān shān lái chí]
释义: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出处:《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57、好整以暇 [hào zhěng yǐ xiá]
释义: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出处:《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58、灰飞烟灭 [huī fēi yān miè]
释义: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9、拱揖指麾 [gǒng yī zhǐ huī]
出处:
60、若无其事 [ruò wú qí shì]
释义: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