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斗之才 [bā dǒu zhī cái]
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2、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释义: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3、八面玲珑 [bā miàn líng lóng]
释义: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出处:元·马熙《开窗看雨》诗:“八面玲珑得月多。”
4、背水一战 [bèi shuǐ yī zhàn]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5、不耻最后 [bù chǐ zuì hòu]
释义: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出处:《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6、不知进退 [bù zhī jìn tuì]
释义: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一:“慕容绍宗挫败侯景,一时将帅皆莫及,而围攻颖川,不知进退,赴水而死。”
7、爱财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释义: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8、班门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
释义: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9、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释义: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10、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1、不忮不求 [bù zhì bù qiú]
释义: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出处:《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2、不可教训 [bù kě jiào xùn]
释义: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出处:《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13、昂首阔步 [áng shǒu kuò bù]
释义: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出处: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14、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5、爱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释义: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16、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释义: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出处: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17、爱惜羽毛 [ài xī yǔ máo]
释义: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18、不露圭角 [bù lù guī jiǎo]
释义: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19、不欺暗室 [bù qī àn shì]
释义: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20、博闻强记 [bó wén qiáng jì]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1、不避斧钺 [bù bì fǔ yuè]
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22、不愧屋漏 [bù kuì wū lòu]
释义: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23、碧血丹心 [bì xuè dān xīn]
释义: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24、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25、不稼不穑 [bù jià bù sè]
释义: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26、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27、俾昼作夜 [bǐ zhòu zuò yè]
释义: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出处:《诗经·大雅·荡》:“或号式呼,俾昼作夜。”
28、暗室不欺 [àn shì bù qī]
释义: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29、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释义: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30、百战百胜 [bǎi zhàn bǎi shèng]
释义: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31、不分皂白 [bù fēn zào bái]
释义: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32、白日衣绣 [bái rì yì xiù]
释义: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33、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34、八面见光 [bā miàn jiàn guāng]
释义: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
35、暗箭伤人 [àn jiàn shāng rén]
释义: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36、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7、补天浴日 [bǔ tiān yù rì]
释义: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出处:《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又《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38、博洽多闻 [bó qià duō wén]
释义: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39、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释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40、百炼成钢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释义: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41、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42、不偏不倚 [bù piān bù yǐ]
释义: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43、背恩忘义 [bèi ēn wàng yì]
释义: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出处:《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44、百废俱兴 [bǎi fèi jù xīng]
释义: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45、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46、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47、不平则鸣 [bù píng zé míng]
释义: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48、百无一能 [bǎi wú yī néng]
释义:什么都不会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49、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释义: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50、昂首挺胸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释义: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出处:《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51、不恶而严 [bù è ér yán]
释义: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出处:《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52、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53、不郎不秀 [bù láng bù xiù]
释义: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54、不愧不作 [bù kuì bù zuò]
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55、不念旧恶 [bù niàn jiù è]
释义: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6、不敢越雷池一步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释义: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出处: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57、不咎既往 [bù jiù jì wǎng]
释义: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58、百年树人 [bǎi nián shù rén]
释义: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9、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60、不可一世 [bù kě yī shì]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