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公正道 [míng gōng zhèng dào]
出处:此女不但才高,而词意甚正,要我明公正气去求亲,而不要私相挑引。 明·无名氏《人中画·风流配》二
2、令行禁止 [lìng xíng jìn zhǐ]
释义: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3、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释义: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4、真相大白 [zhēn xiàng dà bái]
释义: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出处:《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5、明公正气 [míng gōng zhèng qì]
释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5回:“这会儿,鬼使神差,活该败露!爽性明公正气的把簪儿拿出手来。”
6、水落石出 [shuǐ luò shí chū]
释义: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7、密锣紧鼓 [mì luó jǐn gǔ]
释义: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8、令不虚行 [lìng bù xū xíng]
释义: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
出处:《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9、大白于天下 [dà bái yú tiān xià]
释义: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10、粉墨登场 [fěn mò dēng chǎng]
释义: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处: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11、昭昭在目 [zhāo zhāo zài mù]
释义: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出处: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12、朝令夕改 [zhāo lìng xī gǎi]
释义: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13、军令如山 [jūn lìng rú shān]
释义: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14、明公正义 [míng gōng zhèng yì]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
15、一纸空文 [yī zhǐ kōng wén]
释义: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