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团队规范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7:32

1、同力协契 [tóng lì xié qì]

释义: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2、推襟送抱 [tuī jīn sòng bào]

释义: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出处:《南史·张充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

3、甘苦与共 [gān kǔ yǔ gòng]

释义: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4、煮粥焚须 [zhǔ zhōu fén xū]

释义:比喻兄弟友爱。

出处:《新唐书·李 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5、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释义: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6、吴越同舟 [wú yuè tóng zhōu]

释义: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7、雪中送炭 [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8、情同手足 [qíng tóng shǒu zú]

释义: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9、分甘共苦 [fēn gān gòng kǔ]

释义: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出处:《晋书·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兄弟。”

10、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释义: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出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11、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12、团结一致 [tuán jié yī zhì]

释义: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13、手足情深 [shǒu zú qíng shēn]

释义: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感情深。 就好像是手足一样亲近,离不开,不可缺少

出处:

14、协力同心 [xié lì tóng xīn]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15、举国一致 [jǔ guó yī zhì]

释义: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16、布衣之交 [bù yī zhī jiāo]

释义: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17、荣辱与共 [róng rǔ yǔ gòng]

释义: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指关系十分密切

出处: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

18、集思广益 [jí sī guǎng yì]

释义: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19、不分彼此 [bù fēn bǐ cǐ]

释义: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出处:宋·陈亮《谢安比王导论》:“一切以大体弥缝之,号令无所变更,而任用不乏其人。”

20、为渊驱鱼 [wèi yuān qū yú]

释义: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1、挑拨离间 [tiǎo bō lí jiàn]

释义: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22、众喣漂山 [zhòng xǔ piāo shān]

释义: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

23、情深潭水 [qíng shēn tán shuǐ]

释义:比喻友情深厚。

出处: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4、水至清则无鱼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释义: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5、赤心相待 [chì xīn xiāng dài]

释义: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

出处: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26、肝胆相照 [gān dǎn xiāng zhào]

释义: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27、众心成城 [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释义: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28、一心一力 [yī xīn yī lì]

释义: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29、一盘散沙 [yī pán sǎn shā]

释义: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出处: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

30、众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1、戮力同心 [lù lì tóng xīn]

释义: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32、众口铄金 [zhòng kǒu shuò jīn]

释义: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3、为丛驱雀 [wèi cóng qū què]

释义: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34、同心一力 [tóng xīn yī lì]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35、称兄道弟 [chēng xiōng dào dì]

释义: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36、众心如城 [zhòng xīn rú chéng]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7、助人为乐 [zhù rén wéi lè]

释义:帮助人就是快乐。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38、齐心协力 [qí xīn xié lì]

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39、刎颈之交 [wěn jǐng zhī jiāo]

释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0、亲如手足 [qīn rú shǒu zú]

释义: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出处:元·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

41、精诚团结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释义: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42、同心合力 [tóng xīn hé lì]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43、水清无鱼 [shuǐ qīng wú yú]

释义: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4、同心并力 [tóng xīn bìng lì]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45、群威群胆 [qún wēi qún dǎn]

释义: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46、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47、风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48、众喣飘山 [zhòng xǔ piāo shān]

释义: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出处:《后汉书·第五伦传》:“众喣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

49、众口熏天 [zhòng kǒu xūn tiān]

释义: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

出处:《吕氏春秋·离谓》:“毁誉成党,众口熏天。”

50、爱人以德 [ài rén yǐ dé]

释义: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出处:《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51、奔走之友 [bēn zǒu zhī yǒu]

释义: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何顒》:“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52、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释义: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53、众虎同心 [zhòng hǔ tóng xīn]

释义: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54、众擎易举 [zhòng qíng yì jǔ]

释义: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出处: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姆疏》:“盖众擎易举独力难支。”

55、同床异梦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释义: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出处: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56、打成一片 [dǎ chéng yī piàn]

释义: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57、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58、解衣推食 [jiě yī tuī shí]

释义: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59、万众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60、搬弄是非 [bān nòng shì fēi]

释义: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