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高帽子 [dài gāo mào zǐ]
释义:吹捧、恭维别人。
出处:《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2、弹冠相庆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释义: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促,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3、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4、倒冠落佩 [dǎo guān luò pèi]
释义: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5、褒衣危冠 [bāo yī wēi guān]
释义: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出处: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6、峨冠博带 [é guān bó dài]
释义: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士大夫。”
7、相庆弹冠 [xiāng qìng tán guān]
释义: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一日无促,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宋·苏洵《管仲论》
8、华冠丽服 [huá guān lì fú]
释义: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9、戴高帽儿 [dài gāo mào ér]
释义:吹捧、恭维别人。同“戴高帽子”。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道: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10、柴车幅巾 [chái chē fú jīn]
释义:柴车:粗劣的车;幅巾:一种儒雅的装束。坐着柴车,幅巾束首。指人的作风俭朴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韩康传》:“亭长以韩微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
11、高冠博带 [gāo guān bó dài]
释义: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12、鞭丝帽影 [biān sī mào yǐng]
释义: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出处:宋陆游《齐天乐·左绵道中》词:“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
13、以冠补履 [yǐ guān bǔ lǚ]
释义: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出处:《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14、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5、科头箕踞 [kē tóu jī jù]
释义: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出处: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16、虚有其表 [xū yǒu qí biǎo]
释义: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17、毁冠裂裳 [huǐ guān liè cháng]
释义: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冠裂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18、冠山戴粒 [guàn shān dài lì]
释义: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出处:《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19、挂冠归去 [guà guān guī qù]
释义: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出处:《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20、冠袍带履 [guān páo dài lǚ]
释义: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21、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释义: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22、席地而坐 [xí dì ér zuò]
释义:泛指在地上坐。
出处:《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23、戴鸡佩豚 [dài jī pèi tún]
释义: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出处:《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