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谷丰登 [wǔ gǔ fēng dēng]
释义: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2、麦秀两歧 [mài xiù liǎng qí]
释义: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出处:《东观汉记》:“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3、岁比不登 [suì bǐ bù dēng]
释义: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出处:《汉书·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4、不稼不穑 [bù jià bù sè]
释义: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5、强本节用 [qiáng běn jié yòng]
释义: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出处:《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6、精耕细作 [jīng gēng xì zuò]
释义: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7、崇本抑末 [chóng běn yì mò]
释义: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出处:《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8、卖刀买犊 [mài dāo mǎi dú]
释义: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9、比年不登 [bǐ nián bù dēng]
释义: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出处:《晋书·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10、拽耙扶犁 [zhuāi pá fú lí]
释义: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
出处:《孤本元明杂剧·东平府》第二折:“哥哥!你倒好拽耙扶犁,怎生打的他来?”
11、风调雨顺 [fēng tiáo yǔ shùn]
释义: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12、比岁不登 [bǐ suì bù dēng]
释义: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出处:《汉书·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
13、岁丰年稔 [suì fēng nián rěn]
释义: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出处: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14、去末归本 [qù mò guī běn]
释义: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出处:《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15、岁稔年丰 [suì rěn nián fēng]
释义: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