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关于谦虚的优美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01 11:34

1、不露圭角 [bù lù guī jiǎo]

释义: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2、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释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3、三思而行 [sān sī ér xíng]

释义: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出处:《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4、戒骄戒躁 [jiè jiāo jiè zào]

释义: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5、载酒问字 [zài jiǔ wèn zì]

释义: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6、移樽就教 [yí zūn jiù jiào]

释义: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

7、文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抛砖引玉 [pāo zhuān yǐn yù]

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9、小心谨慎 [xiǎo xīn jǐn shèn]

释义: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10、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11、虚左以待 [xū zuǒ yǐ dài]

释义: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12、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相敬如宾 [xiāng jìng rú bīn]

释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 之,敬 ,相待如宾。”

14、屈高就下 [qū gāo jiù xià]

释义: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15、从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 liú]

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16、美玉无瑕 [měi yù wú xiá]

释义: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17、深藏若虚 [shēn cáng ruò xū]

释义: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象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出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8、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释义: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19、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20、敬贤礼士 [jìng xián lǐ shì]

释义: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21、择善而从 [zé shàn ér cóng]

释义: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损之又损 [sǔn zhī yòu sǔn]

释义:形容极为谦虚。

出处:《庄子·知北游》:“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23、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24、辞尊居卑 [cí zūn jū bēi]

释义: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25、以礼相待 [yǐ lǐ xiāng dài]

释义: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26、温柔敦厚 [wēn róu dūn hòu]

释义: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出处:《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27、好问则裕 [hào wèn zé yù]

释义: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28、心平气和 [xīn píng qì hé]

释义: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29、犬马之劳 [quǎn mǎ zhī láo]

释义: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30、以莛叩钟 [yǐ tíng kòu zhōng]

释义: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31、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32、卑以自牧 [bēi yǐ zì mù]

释义:指以谦卑自守。

出处: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33、言者无罪 [yán zhě wú zuì]

释义: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34、不好意思 [bù hǎo yì sī]

释义: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35、竭诚相待 [jié chéng xiāng dài]

释义: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36、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37、谦谦君子 [qiān qiān jūn zǐ]

释义: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38、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39、争强好胜 [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

释义: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40、一家之言 [yī jiā zhī yán]

释义: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41、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释义: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42、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释义: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43、温文尔雅 [wēn wén ěr yǎ]

释义: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44、与人为善 [yǔ rén wéi shàn]

释义: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5、门不停宾 [mén bù tíng bīn]

释义: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处:《晋书·王浑传》:“座无虚席门不停宾。”

46、真才实学 [zhēn cái shí xué]

释义: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47、功薄蝉翼 [gōng bó chán yì]

释义: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出处: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48、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释义: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49、逊志时敏 [xùn zhì shí mǐn]

释义: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出处:《尚书·说命下》:“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50、虚己以听 [xū jǐ yǐ tīng]

释义: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51、一得之见 [yī dé zhī jiàn]

释义: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52、谨言慎行 [jǐn yán shèn xíng]

释义: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53、功成不居 [gōng chéng bù jū]

释义: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54、浅尝辄止 [qiǎn cháng zhé zhǐ]

释义: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55、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6、善气迎人 [shàn qì yíng rén]

释义: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出处:《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57、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58、谦恭下士 [qiān gōng xià shì]

释义: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处:《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59、执经叩问 [zhí jīng kòu wèn]

释义:叩问:询问。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0、闻过则喜 [wén guò zé xǐ]

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