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关于描写读书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16 23:57

1、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开卷有益 [kāi juàn yǒu yì]

释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3、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4、废书而叹 [fèi shū ér tàn]

释义: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5、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6、牛角挂书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7、家书抵万金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释义:比喻家信的珍贵。

出处: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读书破万卷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释义: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黄耳传书 [huáng ěr chuán shū]

释义: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10、勤学好问 [qín xué hǎo wèn]

释义: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11、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2、倒背如流 [dào bèi rú liú]

释义: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13、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4、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释义: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15、诗书发冢 [shī shū fà zhǒng]

释义: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16、倾耳注目 [qīng ěr zhù mù]

释义: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17、闭户读书 [bì hù dú shū]

释义: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18、浅尝辄止 [qiǎn cháng zhé zhǐ]

释义: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19、弃书捐剑 [qì shū juān jiàn]

释义: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20、丹书铁契 [dān shū tiě qì]

释义: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21、然荻读书 [rán dí dú shū]

释义: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22、好学不倦 [hào xué bù juàn]

释义: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出处:《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23、攻苦食淡 [gōng kǔ shí dàn]

释义: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24、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25、囊萤照书 [náng yíng zhào shū]

释义: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6、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读书得间 [dú shū dé jiàn]

释义: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28、临池学书 [lín chí xué shū]

释义: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晋书·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号葱葱不暇草书。”

29、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30、滚瓜烂熟 [gǔn guā làn shú]

释义: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31、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2、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3、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34、慷慨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释义: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35、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释义: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36、含英咀华 [hán yīng jǔ huá]

释义: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37、焚书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

释义: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38、大书特书 [dà shū tè shū]

释义: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出处: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39、勤学苦练 [qín xué kǔ zh]

释义: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40、刺股读书 [cì gǔ dú shū]

释义: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41、读书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释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42、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43、分秒必争 [fēn miǎo bì zhēng]

释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44、秉笔直书 [bǐng bǐ zhí shū]

释义: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45、两脚书橱 [liǎng jiǎo shū chú]

释义: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出处:《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46、丹书铁券 [dān shū tiě quàn]

释义: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47、倾耳而听 [qīng ěr ér tīng]

释义: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出处:《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48、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49、据鞍读书 [jù ān dú shū]

释义: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50、十年窗下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释义: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51、借书留真 [jiè shū liú zhēn]

释义: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52、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释义: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53、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54、读书种子 [dú shū zhǒng zǐ]

释义: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55、苦心孤诣 [kǔ xīn gū yì]

释义: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出处: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56、蜻蜓点水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释义: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57、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58、读书三到 [dú shū sān dào]

释义: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59、刺股悬梁 [cì gǔ xuán liáng]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60、立地书厨 [lì dì shū chú]

释义: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宋史·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