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兵必胜 [āi bīng bì shèng]
释义: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坚壁清野 [jiān bì qīng yiě]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3、腹背受敌 [fù bèi shòu dí]
释义: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出处:《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4、背水一战 [bèi shuǐ yī zhàn]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5、调虎离山 [diào hǔ lí shān]
释义: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6、邯郸学步 [hán dān xué bù]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7、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8、攻无不克 [gōng wú bù kè]
释义: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9、孤军奋战 [gū jūn fèn zhàn]
释义: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出处:《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10、乘虚而入 [chéng xū ér rù]
释义: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出处:《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11、草船借箭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
12、百战不殆 [bǎi zhàn bù dài]
释义: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13、决胜千里 [jué shèng qiān lǐ]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14、金蝉脱壳 [jīn chán tuō qiào]
释义: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15、刀光剑影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释义: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出处: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16、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17、兵连祸结 [bīng lián huò jié]
释义: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18、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释义: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19、祸结兵连 [huò jié bīng lián]
释义: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20、背城借一 [bèi chéng jiè yī]
释义: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21、骄兵必败 [jiāo bīng bì bài]
释义: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出处:《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22、老马识途 [lǎo mǎ shí tú]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23、接连不断 [jiē lián bù duàn]
释义: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24、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25、当务之急 [dāng wù zhī jí]
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26、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释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27、兵戎相见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释义: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28、后顾之忧 [hòu gù zhī yōu]
释义: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29、短兵相接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释义: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30、假途灭虢 [jiǎ tú miè guó]
释义: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31、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释义: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32、胡服骑射 [hú fú qí shè]
释义: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33、家书抵万金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释义:比喻家信的珍贵。
出处: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4、剪草除根 [ji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35、孤立无助 [gū lì wú zhù]
释义: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36、背城一战 [bèi chéng yī zhàn]
释义: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37、惊恐万状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释义: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壮而莫支。”
38、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39、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释义: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40、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1、唇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释义: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42、池鱼之殃 [chí yú zhī yāng]
释义: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43、暗渡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释义: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出处: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44、惊天动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45、短兵接战 [duǎn bīng jiē zhàn]
释义: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46、出师不利 [chū shī bù lì]
释义: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
47、借刀杀人 [jiè dāo shā rén]
释义: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无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48、春秋无义战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释义: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49、口说无凭 [kǒu shuō wú píng]
释义: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出处:元·乔梦符《扬州梦》第四折:“你不合打凤牢龙,翻云覆雨,陷人坑井。咱两个口说无凭。”
50、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释义: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51、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52、各自为战 [gè zì wéi zhàn]
释义: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53、决一死战 [jué yī sǐ zhàn]
释义:对敌人拼死决战。
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54、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55、攻其不备 [gōng qí bù bèi]
释义: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56、出谋划策 [chū móu huà cè]
释义: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57、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58、百战百胜 [bǎi zhàn bǎi shèng]
释义: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59、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60、溃不成军 [kuì bù chéng jūn]
释义: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