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忍痛割爱 [rěn tòng gē ài]
释义: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2、包羞忍耻 [bāo xiū rěn chǐ]
释义: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3、吞声饮气 [tūn shēng yǐn qì]
释义:犹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出处:《北史·儒林传下》:“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4、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ìn]
释义: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5、小不忍则乱大谋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释义: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6、按捺不下 [àn nà bù xià]
释义: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7、委曲成全 [wěi qǔ chéng quán]
释义: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出处:明·李贽《续焚书·答骆副使》:“夫自用则不能容物,无用又不能理物,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
8、气忍声吞 [qì rěn shēng tūn]
释义: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9、奇耻大辱 [qí chǐ dà rǔ]
释义:奇:异常。极大的耻辱。
出处:清 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10、吞声忍气 [tūn shēng rěn qì]
释义: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出处: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11、忍垢偷生 [rěn gòu tōu shēng]
释义:忍受耻辱,苟且求生。
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励,期效万一,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12、能伸能屈 [néng shēn néng qū]
释义: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比喻好坏环境都能适应。
出处:《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13、忍俊不住 [rěn jùn bù zhù]
释义:忍不住笑。
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14、忍无可忍 [rěn wú kě rěn]
释义: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四回:“果然那些学生忍无可忍,闹出全班散学的事来了。”
15、隐忍不言 [yǐn rěn bù yán]
释义: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出处:清 归庄《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终隐忍不言。”
16、惨不忍闻 [cǎn bù rěn wén]
释义: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17、含垢忍辱 [hán gòu rěn rǔ]
释义:忍、含:忍受。形容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18、耳不忍闻 [ěr bù rěn wén]
释义: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19、降心相从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释义: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唯我郑国之有谒焉,如旧婚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20、屏气吞声 [píng qì tūn shēng]
释义:犹言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
21、忍辱含垢 [rěn rǔ hán gòu]
释义: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22、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3、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释义: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4、惩忿窒欲 [chéng fèn zhì yù]
释义: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出处:《周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5、忍饥挨饿 [rěn jī āi è]
释义: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4回:“忍饥挨饿进庙杀僧,少水无茶开门揖盗。”
26、含垢忍污 [hán gòu rěn wū]
释义:指忍受耻辱。同“含垢忍耻”。
出处:《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我为三爷含垢忍污的同牛马落交,却又因亲近牛马,得罪了三爷,岂不大失算吗?”
27、含污忍垢 [hán wū rěn gòu]
释义:指忍受屈辱。
出处:《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28、忍心害理 [rěn xīn hài lǐ]
释义: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29、忍耻偷生 [rěn chǐ tōu shēng]
释义: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30、隐忍不发 [yǐn rěn bù fā]
释义: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出处:宋·秦观《淮海集·石庆论》:“特以太后之故,隐忍而不发。”
31、安忍无亲 [ān rěn wú qīn]
释义: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32、忍尤含垢 [rěn yóu hán gòu]
释义:遭受怨谤耻辱而忍耐着。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33、含垢忍耻 [hán gòu rěn chǐ]
释义:指忍受耻辱。
出处:宋·胡铨《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34、忍耻含垢 [rěn chǐ hán gòu]
释义: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出处: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35、仰人鼻息 [yǎng rén bí xī]
释义: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36、相忍为国 [xiāng rěn wèi guó]
释义: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37、狼吃幞头 [láng chī fú tóu]
释义: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38、忍辱偷生 [rěn rǔ tōu shēng]
释义: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39、忍苦耐劳 [rěn kǔ nai láo]
释义: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40、唾面自干 [tuò miàn zì gān]
释义: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出处:《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41、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42、忍辱含羞 [rěn rǔ hán xiū]
释义: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43、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释义: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44、胯下之辱 [kuà xià zhī rǔ]
释义: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45、坚忍不拔 [jiān rěn bù bá]
释义: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6、目不忍见 [mù bù rěn jiàn]
释义: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出处:《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47、负诟忍尤 [fù gòu rěn yóu]
释义:忍受指责和怨恨。
出处: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责备之严,诚不足怪。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艰难应付,有非楮墨所能罄者。”
48、含辛忍苦 [hán xīn rěn kǔ]
释义: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同“含辛茹苦”。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商家,连疑心也不当人子,只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怅,没个处法。”
49、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释义: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50、担惊忍怕 [dān jīng rěn pà]
释义: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51、忍饥受饿 [rěn jī shòu è]
释义: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52、百忍成金 [bǎi rěn chéng jīn]
释义:形容忍耐的可贵。
出处:《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53、不忍卒读 [bù rěn zú dú]
释义: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54、忍耻含羞 [rěn chǐ hán xiū]
释义: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出处:宋·无名氏《错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能忍耻含羞。”
55、动心忍性 [dòng xīn rěn xìng]
释义: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56、目不忍睹 [mù bù rěn dǔ]
释义: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出处: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57、惨不忍言 [cǎn bù rěn yán]
释义: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58、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释义: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59、以忍为阍 [yǐ rěn wéi hūn]
释义: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
出处: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启,尔心之门。无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60、爱不忍释 [ài bù rěn shì]
释义:对所喜欢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