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明不白 [bù míng bù bái]
释义: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怎么不明不白,着他父子每胡厮闹了一夜。”
2、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3、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释义: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4、不可言喻 [bù kě yán yù]
释义: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其术可以心得,不可言喻。”
5、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6、不讳之门 [bù huì zhī mén]
释义: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规谏必看不讳之门。”
7、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释义: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出处:《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8、不可胜言 [bù kě shèng yán]
释义: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9、兵无常势 [bīng wú cháng shì]
释义: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出处:《孙子·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10、不可言状 [bù kě yán zhuàng]
释义: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出处: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11、博士买驴 [bó shì mǎi lǘ]
释义: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12、不可言宣 [bù kě yán xuān]
释义: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13、闭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释义: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五代·冯道《舌》 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14、比翼连枝 [bǐ yì lián zhī]
释义: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5、巴三览四 [bā sān lǎn sì]
释义: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16、出言有章 [chū yán yǒu zhāng]
释义:说话有条理。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17、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释义: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18、不容分说 [bù róng fēn shuō]
释义: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出处: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19、白衣公卿 [bái yī gōng qīng]
释义: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20、按名责实 [àn míng zé shí]
释义: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出处:唐·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孝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孝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21、必也正名 [bì yě zhèng míng]
释义: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出处:《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22、出言不逊 [chū yán bù xùn]
释义: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23、畅所欲言 [chàng suǒ yù yán]
释义: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桢》:“熊司副开元请对,意在攻周辅延儒,故请屏人,诸臣请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请退,则谕止之,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
24、不知高低 [bù zhī gāo dī]
释义: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25、尺寸可取 [chǐ cùn kě qǔ]
释义: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26、博闻辩言 [bó wén biàn yán]
释义: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出处:《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27、罢黜百家 [bā chù bǎi jiā]
释义: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出处:《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28、拔宅上升 [bá zhái shàng shēng]
释义: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出处:晋·王韶之《太清记·拔宅》:“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
29、不蔓不枝 [bù màn bù zhī]
释义: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30、成事不说 [chéng shì bù shuō]
释义: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出处:《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31、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32、称雨道晴 [chēng yǔ dào aíng]
释义: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出处: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33、采及葑菲 [cǎi jí fēng fēi]
释义: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34、不谋而合 [bù móu ér hé]
释义: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35、不悱不发 [bù fěi bù fā]
释义: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36、白衣卿相 [bái yī qīng xiàng]
释义: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37、沉静寡言 [chén jìng guǎ yán]
释义: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38、不足为外人道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释义: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9、扯篷拉纤 [chě péng lā qiàn]
释义: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5回:“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
40、班荆道故 [bān jīng dào gù]
释义: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41、搏牛之虻 [bó niú zhī méng]
释义: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42、百口莫辩 [bǎi kǒu mò biàn]
释义: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出处: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
43、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44、不约而同 [bù yuē ér tóng]
释义: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45、陈善闭邪 [chén shàn bì xié]
释义: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出处:《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46、不赞一词 [bù zàn yī cí]
释义: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47、兵出无名 [bīng chū wú míng]
释义: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同“师出无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48、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释义: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49、百鸟朝凤 [bǎi niǎo cháo fèng]
释义: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50、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
释义: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出处:《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51、出言无状 [chū yán wú zhuàng]
释义: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52、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释义: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53、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54、彩衣娱亲 [cǎi yī yú qīn]
释义: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汉·刘向《列女传》
55、碍口识羞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56、不哼不哈 [bù hēng bù hā]
释义: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8章:“马之悦仔细地看着,不哼不哈,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稳稳地落了下来。”
57、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58、藏头露尾 [cáng tóu lù wěi]
释义: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出处: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59、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60、不着边际 [bù zhuó biān jì]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