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隐居者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24 11:45

1、泉石膏肓 [quán shí gāo huāng]

释义: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2、盥耳山栖 [guàn ěr shān qī]

释义:盥:洗;栖:居住。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躲到山里,用颖水洗耳,以免受传言的污染。比喻隐居不仕。

出处:入士或掩目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 《后汉书·崔骃传》

3、焚林之求 [fén lín zhī qiú]

释义:焚:烧。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

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壬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4、避世绝俗 [bì shì jué sú]

释义: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出处:《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晋书·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5、遁世幽居 [dùn shì yōu jū]

释义:指避世而深居不做官。同“遁世隐居”。

出处:北齐·刘昼《新论·遇不遇》:“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6、高举深藏 [gāo jǔ shēn cáng]

释义:指避世隐居。

出处: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三折:“者莫他高举深藏,你看我驾天风定然赶上,则好去深渊中躲避灾殃。”

7、高蹈远举 [gāo dǎo yuǎn jǔ]

释义:意为隐居避世。

出处: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8、鸥鹭忘机 [ōu lù wàng jī]

释义: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9、遁世隐居 [dùn shì yǐn jū]

释义:指避世而深居不做官。

出处: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10、龙蛰蠖屈 [lóng zhé huò qū]

释义:比喻隐居不仕。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1、海怀霞想 [hǎi huái xiá xiǎng]

释义:本托意仙游。后指远游隐居之思。

出处: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12、杜门屏迹 [dù mén píng jì]

释义:指隐居不出。同“杜门晦迹”。

出处: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13、林栖谷隐 [lín qī gǔ yǐn]

释义: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出处:

14、杜门绝迹 [dù mén jué jì]

释义:指隐居不出。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刘佑》:“(刘佑)后得赦出……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迹。”

15、鹭朋鸥侣 [lù péng ōu lǚ]

释义:指与鹭、鸥为友。比喻隐居生活。

出处:宋·方岳《送史子贯归觐且迎妇也》诗:“久住西湖梦亦佳,鹭朋鸥侣自烟沙。”

16、荣华富贵 [róng huá fù guì]

释义: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十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如今人一有了时势,便自道是‘万年不拔之基’,傍边看的人也是一样见识。”

17、寄迹山林 [jì jì shān lín]

释义: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18、归老林下 [guī lǎo lín xià]

释义: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19、长林丰草 [cháng lín fēng cǎo]

释义: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20、焚香扫地 [fén xiāng sǎo dì]

释义: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

21、躬耕乐道 [gōng gēng lè dào]

释义: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出处:《三国志·魏书·袁张涼国田王邴管传》:“[胡]昭乃转居浑山中,躬耕乐道,以以经籍自娱。”

22、与世隔绝 [yǔ shì gé jué]

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23、避世墙东 [bì shì qiáng dōng]

释义: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24、遁世遗荣 [dùn shì yí róng]

释义:指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出处: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25、高举远蹈 [gāo jǔ yuǎn dǎo]

释义: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26、高卧东山 [gāo wò dōng shān]

释义: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27、遁迹藏名 [dùn jì cáng míng]

释义:犹言隐居不出。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28、梅妻鹤子 [méi qī hè zǐ]

释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29、遁迹方外 [dùn jì fāng wài]

释义: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出处: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30、贫困潦倒 [pín kùn liáo dǎo]

释义:生活贫困,精神失意颓丧。

出处:

31、戢鳞潜翼 [jí lín qián yì]

释义: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出处:《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32、东山高卧 [dōng shān gāo wò]

释义: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33、归老林泉 [guī lǎo lín quán]

释义:林泉:山林泉石胜境。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

34、北郭先生 [běi guō xiān shēng]

释义: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方术传·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35、遁形远世 [dùn xíng yuǎn shì]

释义:犹言避世隐居。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

36、出处殊涂 [chū chǔ shū tú]

释义: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亦作“出处殊途”。

出处:出处殊涂

37、遁身远迹 [dùn shēn yuǎn jì]

释义:犹言避世隐居。

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38、出处殊途 [chū chǔ shū tú]

释义: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39、枯槁之士 [kū gǎo zhī shì]

释义:枯槁:瘦瘠。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招士之士兴朝,中民之士荣官,筋力之士矜雅,勇敢之士奋患,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

40、餐松饮涧 [cān sōng yǐn jiàn]

释义: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出处:南朝·梁·沈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41、披发入山 [pī fā rù shān]

释义: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出处: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42、鹭约鸥盟 [lù yuē ōu méng]

释义:指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出处:宋·高观国《青玉案》词:“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43、大隐朝市 [dà yǐn cháo shì]

释义:朝市:朝廷和集市。指真正的隐士不必隐居山林,可以隐居在闹市

出处: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44、膏肓泉石 [gāo huāng quán shí]

释义: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45、大彻大悟 [dà chè dà wù]

释义: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编》第四回:“到这时候,我仿佛大彻大悟了不是?”

46、席地而坐 [xí dì ér zuò]

释义:泛指在地上坐。

出处:《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47、杜门晦迹 [dù mén huì jì]

释义: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出处:《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48、南山隐豹 [nán shān yǐn bào]

释义:比喻隐居山林而不仕的贤者。

出处: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

49、东山之志 [dōng shān zhī zhì]

释义:指隐居的念头。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50、遁迹销声 [dùn jì xiāo shēng]

释义:指隐居不出。

出处:《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51、鸥鸟忘机 [ōu niǎo wàng jī]

释义: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52、遁世绝俗 [dùn shì jué sú]

释义: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同“遁世离俗”。

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53、遁世离俗 [dùn shì lí sú]

释义: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出处:《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54、敛影逃形 [liǎn yǐng táo xíng]

释义: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出处: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55、科头箕踞 [kē tóu jī jù]

释义: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出处: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56、箕山挂瓢 [jī shān guà piáo]

释义: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出处:明·敬虚子《小隐书·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57、枕石漱流 [zhěn shí sòu liú]

释义: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58、被发入山 [pī fà rù shān]

释义:被:通“披”;被发:披散头发。指归隐山林

出处:晋·袁晔《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59、遁世长往 [dùn shì cháng wǎng]

释义: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出处: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60、高翔远引 [gāo xiáng yuǎn yǐn]

释义:形容避世隐居。

出处: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