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大街上治安好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02 08:23

1、苟且偷安 [gǒu qiě tōu ān]

释义: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十回:“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2、吉凶祸福 [jí xiōng huò fú]

释义: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出处:《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3、富国安民 [fù guó ān mín]

释义: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4、祸发萧墙 [huò fā xiāo qiáng]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

5、治乱兴亡 [zhì luàn xīng wáng]

释义:安定、祸乱、兴盛、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出处:《周书·苏绰传》:“衰弊则祸乱交兴,淳和则天下自治。治乱兴亡,无不皆由所化也。”

6、民脂民膏 [mín zhī mín gāo]

释义: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出处: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7、安富恤穷 [ān fù xù qióng]

释义: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8、治国安邦 [zhì guó ān bāng]

释义: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处: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9、坐观成败 [zuò guān chéng bài]

释义: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出处:《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

10、作威作福 [zuò wēi zuò fú]

释义: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出处:《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11、迩安远至 [ěr ān yuǎn zhì]

释义: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

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12、远至迩安 [yuǎn zhì ěr ān]

释义: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13、安邦治国 [ān bāng zhì guó]

释义:使国家安定太平。

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14、远见卓识 [yuǎn jiàn zhuó shí]

释义: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出处: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15、治国安民 [zhì guó ān mín]

释义: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16、齐家治国 [qí jiā zhì guó]

释义: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出处:《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17、贪官污吏 [tān guān wū lì]

释义:贪赃枉法的官吏。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18、正理平治 [zhèng lǐ píng zhì]

释义: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出处:《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19、身家性命 [shēn jiā xìng mìng]

释义: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20、以身试法 [yǐ shēn shì fǎ]

释义: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处:《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21、定国安邦 [dìng guó ān bāng]

释义: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22、褒衣博带 [bāo yī bó dài]

释义: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出处:《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23、天下太平 [tiān xià tài píng]

释义: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出处:《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24、名垂青史 [míng chuí qīng shǐ]

释义: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25、天下大治 [tiān xià dà zhì]

释义:指国泰民安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26、治乱存亡 [zhì luàn cún wáng]

释义:安定、祸乱、存续、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微》:“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27、天成地平 [tiān chéng dì píng]

释义: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处:《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工。’”《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28、安居乐业 [ān jū lè yè]

释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29、济世安民 [jì shì ān mín]

释义: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出处:《旧唐书·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30、夜不闭户 [yè bù bì hù]

释义: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出处:《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1、修身齐家 [xiū shēn qí jiā]

释义: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

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32、祸起萧墙 [huò qǐ xiāo qiáng]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3、赏罚分明 [shǎng fá fēn míng]

释义: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

34、垂拱而治 [chuí gǒng ér zhì]

释义: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出处:《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35、治不忘乱 [zhì bù wàng luàn]

释义:国家大治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发生动乱

出处:《易经·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36、长治久安 [cháng zhì jiǔ ān]

释义: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出处:《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37、忍无可忍 [rěn wú kě rěn]

释义: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四回:“果然那些学生忍无可忍,闹出全班散学的事来了。”

38、安国宁家 [ān guó níng jiā]

释义:指治理国家。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39、地平天成 [dì píng tiān chéng]

释义: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处:《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工。’”《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4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释义: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1、苟安一隅 [gǒu ān yī yú]

释义: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42、安国富民 [ān guó fù mín]

释义: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出处:《汉书·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43、穷奢极侈 [qióng shē jí chǐ]

释义:穷:极;奢、侈:奢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形容挥霍浪费,荒淫腐化。

出处:《后汉书·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

44、治乱安危 [zhì luàn ān wēi]

释义:使纷乱的社会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势得以安定

出处:宋·苏轼《东坡集·司马温公行状》:“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乱安危者,皆不载。”

45、犬不夜吠 [quǎn bù yè fèi]

释义:吠:狗叫。形容社会治安良好,没有盗贼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6卷:“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

46、治郭安邦 [zhì guō ān bāng]

释义:犹治国安邦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47、季孙之忧 [jì sūn zhī yōu]

释义: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8、分崩离析 [fēn bēng lí xī]

释义: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49、安不忘危 [ān bù wàng wēi]

释义: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礼,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50、赏罚严明 [shǎng fá yán míng]

释义: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51、安富恤贫 [ān fù xù pín]

释义: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52、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释义: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53、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释义: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54、政平讼理 [zhèng píng sòng lǐ]

释义:政平:政治平允;讼理:讼案得到合理的处理。指政治清明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循吏传》:“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55、无为而治 [wú wéi ér zhì]

释义: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56、额手称庆 [é shǒu chēng qìng]

释义: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自不必说。”

57、政平讼息 [zhèng píng sòng xī]

释义:政平:政治平允。指政治清明

出处: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彦古》:“因势顺导,殆如反掌,不出一月,政平讼息,必将有自达于天听者。”

58、体国安民 [tǐ guó ān mín]

释义: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59、街谈巷议 [jiē tán xiàng yì]

释义: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威否。”

60、同流合污 [tóng liú hé wū]

释义: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