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愉快的来了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9 07:38

1、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喜逐颜开 [xǐ zhú yán kāi]

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

3、欢欣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4、双喜临门 [shuāng xǐ lín mén]

释义:指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双喜临门。”

5、相见恨晚 [xiāng jiàn hèn wǎn]

释义: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6、喜形于色 [xǐ xíng yú sè]

释义: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7、喜出望外 [xǐ chū wàng wài]

释义: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8、梦熊之喜 [mèng xióng zhī xǐ]

释义: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出处:

9、好大喜功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出处: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10、大喜若狂 [dā xǐ ruò kuáng]

释义:高兴得几乎发狂。

出处:

11、欢聚一堂 [huān jù yī táng]

释义:欢乐愉快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12、乔迁之喜 [qiáo qiān zhī xǐ]

释义: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出处:《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13、见猎心喜 [jiàn liè xīn xǐ]

释义: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七》:“明道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

14、闻过则喜 [wén guò zé xǐ]

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5、弄璋之喜 [nòng zhāng zhī xǐ]

释义: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出处:《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16、喜怒哀乐 [xǐ nù āi lè]

释义: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出处:《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7、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出处: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18、喜眉笑眼 [xǐ méi xiào yǎn]

释义: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19、得意扬扬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0、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1、回嗔作喜 [huí chēn zuò xǐ]

释义: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这两个孩儿,要在他手里过日子,只得回嗔作喜。”

22、欢蹦乱跳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释义: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23、桑中之喜 [sāng zhōng zhī xǐ]

释义: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24、欢喜冤家 [huān xǐ yuān jiā]

释义: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

出处: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远》:“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恩爱人儿,冤家。”

25、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ìn]

释义: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26、欢声雷动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释义: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出处: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27、大快人心 [dà kuài rén xīn]

释义: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出处:清·全祖望《移诘宁守魏某帖子》:“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则乘是狱之起,并其监生而黜之,是为大快人心者矣。”

28、喜闻乐见 [xǐ wén lè jiàn]

释义: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29、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30、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释义: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31、忘乎所以 [wàng hū suǒ yǐ]

释义: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32、喜不自胜 [xǐ bù zì shèng]

释义: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33、惊喜欲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释义: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34、心花怒放 [xīn huā nù fàng]

释义: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35、不谋而合 [bù móu ér hé]

释义: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36、喜新厌旧 [xǐ xīn yàn jiù]

释义: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37、笑逐颜开 [xiào zhú yán kāi]

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38、付之一笑 [fù zhī yī xiào]

释义: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39、皆大欢喜 [jiē dà huān xǐ]

释义:人人都高兴满意。

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40、乐此不疲 [lè cǐ bù pí]

释义: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41、赏心悦目 [shǎng xīn yuè mù]

释义: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42、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43、前仰后合 [qián yǎng hòu hé]

释义: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44、人逢喜事精神爽 [rén féng xǐ shì jīng shén shuǎng]

释义: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45、神气活现 [shén qì huó xiàn]

释义: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出处:《茅盾选集 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46、笑容可掬 [xiào róng kě jū]

释义: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47、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48、欢呼雀跃 [huān hū què yuè]

释义: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49、其乐无穷 [qí lè wú qióng]

释义: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出处: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50、抵掌而谈 [dǐ zhǎng ér tán]

释义: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51、破涕为笑 [pò tì wéi xiào]

释义: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出处:晋·刘琨《答卢堪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52、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释义: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53、酒逢知己千杯少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

释义: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二人也把别后之事,谈了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54、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55、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释义: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56、所见略同 [suǒ jiàn lüè tóng]

释义: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出处: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

57、喜跃抃舞 [xǐ yuè biàn wǔ]

释义: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出处:《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58、神采奕奕 [shén cǎi yì yì]

释义: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59、春风得意 [chūn fēng dé yì]

释义: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0、手舞足蹈 [shǒu wǔ zú dǎo]

释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