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翼而飞 [bù yì ér fēi]
释义: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2、遁迹潜形 [dùn jì qián xíng]
释义: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出处: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隐。当遁迹潜形,翦蔓除根才事稳。”
3、风吹云散 [fēng chuī yún sàn]
释义: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出处: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4、一笔抹煞 [yī bǐ mǒ shā]
释义:抹煞:勾销。画一笔,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所以天降奇灾,北拳南革,要将历代圣贤一笔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为奇的事。”
5、一扫而光 [yī sǎo ér guāng]
释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
出处:宋·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6、销声敛迹 [xiāo shēng liǎn jì]
释义:犹言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处:宗国乱离,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
7、无形无影 [wú xíng wú yǐng]
释义:①不见形迹;完全消失。②形容虚构的事物。
出处: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三折:“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
8、隐姓埋名 [yǐn xìng mái míng]
释义: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出处: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着他隐姓埋名,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
9、杳如黄鹤 [yǎo rú huáng hè]
释义: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0、高飞远遁 [gāo fēi yuǎn dùn]
释义: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11、昙花一现 [tán huā yī xiàn]
释义: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12、烟飞星散 [yān fēi xīng sàn]
释义:形容离散。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盗?”
13、杳无音信 [yǎo wú yīn xìn]
释义: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出处: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14、身外之物 [shēn wài zhī wù]
释义: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出处:元·蒋子正《山房随笔》引刘改之(过)诗:“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
15、下落不明 [xià luò bù míng]
释义: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16、灰飞烟灭 [huī fēi yān miè]
释义: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7、神龙见首不见尾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释义: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出处:清·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
18、泥牛入海 [ní niú rù hǎi]
释义: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19、空空如也 [kōng kōng rú yě]
释义: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0、匿影藏形 [nì yǐng cáng xíng]
释义:隐藏形迹,不露真相。也比喻躲藏起来,不公开活动。
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为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掩目塞耳,万民恐震。”
21、云消雾散 [yún xiāo wù sàn]
释义: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22、消声灭迹 [xiāo shēng miè jì]
释义: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出处:《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23、不知去向 [bù zhī qù xiàng]
释义: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24、风卷残云 [fēng juǎn cán yún]
释义: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卷残云,都使的光光荡荡了。”
25、高飞远走 [gāo fēi yuǎn zǒu]
释义: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26、消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释义: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出处: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27、无影无踪 [wú yǐng wú zōng]
释义: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28、一笔勾销 [yī bǐ gōu xiāo]
释义: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29、韬声匿迹 [tāo shēng nì jì]
释义:隐匿音信踪迹。指不被人所见闻。
出处:晋·挚虞《征士胡昭赞》:“投簪卷带,韬声匿迹。”
30、尧天舜日 [yáo tiān shùn rì]
释义: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尧、舜在位的时期。原用以称颂帝王的盛德。后也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
出处: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纻歌》:“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31、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释义: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32、一笔抹杀 [yī bǐ mǒ shā]
释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33、稍纵即逝 [shāo zòng jí shì]
释义: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34、潜形匿迹 [qián xíng nì jì]
释义:隐蔽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豪爽》:“狡吏奸豪,潜形匿迹。”
35、遁名匿迹 [dùn míng nì jì]
释义: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出处: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36、烟消云散 [yān xiāo yún sàn]
释义: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37、冰消瓦解 [bīng xiāo wǎ jiě]
释义: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晋·成公绥《云赋》:“于是玄气仰散,归云四聚;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38、藏形匿影 [cáng xíng nì yǐng]
释义: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为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掩目塞耳,万民恐震。”
39、石沉大海 [shí chén dà hǎi]
释义: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40、一无所有 [yī wú suǒ yǒu]
释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41、过眼云烟 [guò yǎn yún yān]
释义: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42、撮盐入火 [cuō yán rù huǒ]
释义: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43、化为乌有 [huà wéi wū yǒu]
释义:乌有:哪有,何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处: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44、出头露面 [chū tóu lù miàn]
释义:指在公开场合出现。也指出风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众僧们听说认亲,就把他圈子阵围将上来,一个个出头露面,咳嗽打响,巴不得要认出去。”
45、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释义: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46、化为泡影 [huà wéi pāo yǐng]
释义: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一》:“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使豫东成为泽国,也就化为了泡影。”
47、趋炎附势 [qū yán fù shì]
释义: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48、电光石火 [diàn guāng shí huǒ]
释义: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49、烟消雾散 [yān xiāo wù sàn]
出处:巴金《海的梦》后篇一:“我很疲倦,但是我觉得畅快。在流了这么多的眼泪以后,这许多日子来的阴郁的思想都烟消雾散了。”
50、九霄云外 [jiǔ xiāo yún wài]
释义: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51、一扫而空 [yī sǎo ér kōng]
释义: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
出处: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52、鸿飞冥冥 [hóng fēi míng míng]
释义: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53、过眼烟云 [guò yǎn yān yún]
释义: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54、五月披裘 [wǔ yuè pī qiú]
释义:比喻清高廉洁。
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55、神龙见首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释义:指诗文跌宕多姿。
出处: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56、藏踪蹑迹 [cáng zōng niè jī]
释义: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57、披裘负薪 [pī qiú fù xīn]
释义: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58、烟云过眼 [yān yún guò yǎn]
释义: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59、杳无音讯 [yǎo wú yīn xùn]
释义: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60、匿迹销声 [nì jì xiāo shēng]
释义: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