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不自胜 [xǐ bù zì shèng]
释义: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2、笑逐颜开 [xiào zhú yán kāi]
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3、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4、喜形于色 [xǐ xíng yú sè]
释义: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5、兴高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释义: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6、心满意足 [xīn mǎn yì zú]
释义: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7、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释义: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8、生气勃勃 [shēng qì bó bó]
释义: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9、回嗔作喜 [huí chēn zuò xǐ]
释义: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这两个孩儿,要在他手里过日子,只得回嗔作喜。”
10、手舞足蹈 [shǒu wǔ zú dǎo]
释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11、双喜临门 [shuāng xǐ lín mén]
释义:指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双喜临门。”
12、兴致勃勃 [xìng zhì bó bó]
释义: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到了郡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文巨眼。’”
13、皆大欢喜 [jiē dà huān xǐ]
释义:人人都高兴满意。
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14、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ìn]
释义: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15、欢喜冤家 [huān xǐ yuān jiā]
释义: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
出处: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远》:“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恩爱人儿,冤家。”
16、得意扬扬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7、欢呼雀跃 [huān hū què yuè]
释义: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18、梦熊之喜 [mèng xióng zhī xǐ]
释义: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出处:
19、春风得意 [chūn fēng dé yì]
释义: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0、喜出望外 [xǐ chū wàng wài]
释义: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21、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22、迷惑不解 [mí huò bù jiě]
释义: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23、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释义: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24、喜新厌旧 [xǐ xīn yàn jiù]
释义: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25、见猎心喜 [jiàn liè xīn xǐ]
释义: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七》:“明道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
26、喜闻乐见 [xǐ wén lè jiàn]
释义: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27、不知所以 [bù zhī suǒ yǐ]
释义: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抬头看时,不觉神魂飘荡,一会儿不知南北,昏昏惨惨,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绳缚二臂。”
28、兴趣盎然 [xìng qù àng rán]
释义:形容兴趣浓厚。
出处:茅盾《马达的故事》:“谁要是看了这样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还会贸然冲上去问一句。”
29、岂有此理 [qǐ yǒu cǐ lǐ]
释义: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出处:《南齐书·虞悰传》:“郁林(王)废,悰窃叹日:‘王、徐遂缚袴废一辈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30、笑容可掬 [xiào róng kě jū]
释义: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31、人逢喜事精神爽 [rén féng xǐ shì jīng shén shuǎng]
释义: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32、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释义: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33、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4、喜怒哀乐 [xǐ nù āi lè]
释义: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出处:《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5、好大喜功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出处: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36、倒因为果 [dǎo yīn wéi guǒ]
释义: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出处:
37、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38、欢聚一堂 [huān jù yī táng]
释义:欢乐愉快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39、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40、欢声雷动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释义: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出处: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41、喜逐颜开 [xǐ zhú yán kāi]
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
42、乔迁之喜 [qiáo qiān zhī xǐ]
释义: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出处:《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43、前仰后合 [qián yǎng hòu hé]
释义: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44、神采奕奕 [shén cǎi yì yì]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45、欢蹦乱跳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释义: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46、百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释义: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47、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释义: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出处:《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48、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
释义: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处:《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49、喜眉笑眼 [xǐ méi xiào yǎn]
释义: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50、惊喜欲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释义: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51、闻过则喜 [wén guò zé xǐ]
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52、桑中之喜 [sāng zhōng zhī xǐ]
释义: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53、弄璋之喜 [nòng zhāng zhī xǐ]
释义: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出处:《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54、倒果为因 [dào guǒ wéi yīn]
释义: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出处: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55、无所适从 [wú suǒ shì cóng]
释义: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56、欣喜若狂 [xīn xǐ ruò kuáng]
释义: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57、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出处: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58、大喜若狂 [dā xǐ ruò kuáng]
释义:高兴得几乎发狂。
出处:
59、心花怒放 [xīn huā nù fàng]
释义: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60、欢欣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