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不后悔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8:15

1、坚定不移 [jiān dìng bù yí]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2、白头偕老 [bái tóu xié lǎo]

释义: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宝贵双全。”

3、心心相印 [xīn xīn xiāng yìn]

释义: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4、天荒地老 [tiān huāng dì lǎo]

释义: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5、悔之不及 [huǐ zhī bù jí]

释义: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6、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释义: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7、怙终不悔 [hù zhōng bù huǐ]

释义:有所恃而终不悔改。同“怙终不悛”。

出处:《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8、生死不渝 [shēng sǐ bù yú]

释义: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出处: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然其先必有数十人或数百人,同一心志,生死不渝。”

9、悔过自新 [huǐ guò zì xīn]

释义: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10、懊悔无及 [ào huǐ wú jí]

释义:后悔已来不及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11、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释义: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2、东西南北 [dōng xī nán běi]

释义: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13、悔读南华 [huǐ dú nán huá]

释义:《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出处:《唐诗纪事·温庭筠》:“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14、风吹雨打 [fēng chuī yǔ dǎ]

释义: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出处: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15、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16、自取灭亡 [zì qǔ miè wáng]

释义: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出处:《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17、心有灵犀 [xīn yǒu líng xī]

释义:灵犀:灵兽犀牛。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8、死而不悔 [sǐ ér bù huǐ]

释义:悔:悔恨,懊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唐·赵蕤《反经·是非》:“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

19、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更来这里觅个甚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20、相敬如宾 [xiāng jìng rú bīn]

释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 之,敬 ,相待如宾。”

21、情投意合 [qíng tóu yì hé]

释义: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22、怙恶不悛 [hù è bù quān]

释义: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23、无尤无怨 [wú yóu wú yuàn]

释义:尤:怨恨。毫无怨恨。

出处: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

24、悔恨交加 [huǐ hèn jiāo jiā]

释义: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既后悔又怨恨。形容非常懊悔痛心。

出处:

25、翻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释义: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26、矢志不渝 [shǐ zhì bù yú]

释义: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27、悔之无及 [huǐ zhī wú jí]

释义: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28、为非作歹 [wéi fēi zuò dǎi]

释义:做种种坏事。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29、若即若离 [ruò jì ruò lí]

释义: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30、始终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

释义: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31、嗟悔无及 [jiē huǐ wú jí]

释义: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32、自始自终 [zì shǐ zì zhōng]

释义: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33、悔不当初 [huǐ bù dāng chū]

释义: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出处: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34、暴虎冯河 [bào hǔ píng hé]

释义: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35、至死靡它 [zhì sǐ mǐ tā]

释义: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36、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释义: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37、死而无悔 [sǐ ér wú huǐ]

释义: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38、天作之合 [tiān zuò zhī hé]

释义: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39、珠联璧合 [zhū lián bì hé]

释义: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40、怙终不悛 [hù zhōng bù quān]

释义:有所恃而终不悔改。悛,悔改。

出处:语出《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

41、君子好逑 [jūn zǐ hào qiú]

释义: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出处:语出《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42、一见钟情 [yī jiàn zhōng qíng]

释义: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出处: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43、学识渊博 [xué shí yuān bó]

释义: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44、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释义: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45、至死不渝 [zhì sǐ bù yú]

释义: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46、毫不动摇 [háo bù dòng yáo]

释义: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47、比翼双飞 [bǐ yì shuāng fēi]

释义: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出处:《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48、情有独钟 [qíng yǒu dú zhōng]

释义: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出处: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49、心甘情愿 [xīn gān qíng yuàn]

释义: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50、琴瑟之好 [qí sè zhī hǎo]

释义: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51、相见恨晚 [xiāng jiàn hèn wǎn]

释义: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52、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释义: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53、一往情深 [yī wǎng qíng shēn]

释义: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54、倩女离魂 [qiàn nǚ lí hún]

释义: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出处:唐·陈玄祐《离魂记》

55、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释义: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56、死而无怨 [sǐ ér wú yuàn]

释义: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愿

出处: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57、死不悔改 [sǐ bù huǐ gǎi]

释义: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虽是吃后悔药可悲,但总比那些花岗岩脑壳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58、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59、奋勇向前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释义: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60、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