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不甘雌伏 [bù gān cí fú]
释义: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出处:《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3、苦心孤诣 [kǔ xīn gū yì]
释义: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出处: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4、幼学壮行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释义: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出处:《孟子·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5、甘心情愿 [gān xīn qíng yuàn]
释义: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6、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释义: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7、恐后争先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释义: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8、勤学苦练 [qín xué kǔ zh]
释义: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9、朝乾夕惕 [zhāo qián xī tì]
释义: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10、勃然奋励 [bó rán fèn lì]
释义: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11、夙兴夜寐 [sù xīng yè mèi]
释义: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出处:《诗经·魏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2、诱掖后进 [yòu yè hòu jìn]
释义: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
出处:《元史·张翥传》:“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以学者乐亲炙之。”
13、目不窥园 [mù bù kuī yuán]
释义: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4、倾耳而听 [qīng ěr ér tīng]
释义: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出处:《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15、无冬无夏 [wú dōng wú xià]
释义: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16、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7、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8、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19、朽木不雕 [xiǔ mù bù diāo]
释义: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出处:《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0、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21、磨穿铁砚 [mó chuān tiě yàn]
释义: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22、宵衣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
释义: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23、兼程并进 [jiān chéng bìng jìn]
释义:兼:两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出处:《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24、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5、蹈厉奋发 [dǎo lì fèn fā]
释义: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奋:振作;发:激励。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9回:“吾父老子弟,尤当蹈厉奋发,为民前躯。”
26、圆木警枕 [yuán mù jǐng zhěn]
释义: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27、盈科后进 [yíng kē hòu jìn]
释义: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出处:《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28、争分夺秒 [zhēng fēn duó miǎo]
释义: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29、仰屋著书 [yǎng wū zhù shū]
释义: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出处:《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30、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1、奋起直追 [fèn qǐ zhí zhuī]
释义: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32、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3、始终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
释义: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34、奋发有为 [fèn fā yǒu wéi]
释义: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35、分秒必争 [fēn miǎo bì zhēng]
释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36、映月读书 [yìng yuè dú shū]
释义: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出处:《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37、恨铁不成钢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释义: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出处: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
38、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释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9、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释义: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40、竿头日进 [gān tóu rì jìn]
释义: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41、雄心壮志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释义: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42、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43、砥砺琢磨 [dǐ lì zhuó mó]
释义: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出处: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44、孙康映雪 [sūn kāng yìng xuě]
释义: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45、引锥刺股 [yǐn zhuī cì gǔ]
释义: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46、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
释义: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47、坐以待旦 [zuò yǐ dài dàn]
释义: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48、倾耳注目 [qīng ěr zhù mù]
释义: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49、映雪读书 [yìng xuě dú shū]
释义: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50、勇猛精进 [yǒng měng jīng jìn]
释义: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出处:《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51、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释义: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52、壮心不已 [zhuàng xīn bù yǐ]
释义: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3、攻苦食淡 [gōng kǔ shí dàn]
释义: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54、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5、死不瞑目 [sǐ bù míng mù]
释义: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56、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释义: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57、坐薪悬胆 [zuò xīn xuán dǎn]
释义: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出处:《金史·术虎筠寿传》:“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58、夙夜匪懈 [sù yè fěi xiè]
释义: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59、高歌猛进 [gāo gē měng jìn]
释义: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出处: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
60、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释义: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