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场景描写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8:01

1、桃李争妍 [táo lǐ zhēng yán]

释义: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时赏玩,各有风光;春赏燕游堂,桃李争妍。”

2、慷他人之慨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释义: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出处: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3、成千上万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释义: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4、山高水长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释义: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5、春深似海 [chūn shēn sì hǎi]

释义: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6、焦金流石 [jiāo jīn liú shí]

释义: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出处:南朝·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7、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8、碧空如洗 [bì kōng rú xǐ]

释义: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9、花团锦簇 [huā tuán jǐn cù]

释义: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10、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释义: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11、彤云密布 [tóng yún mì bù]

释义: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出处:《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12、烁石流金 [shuò shí liú jīn]

释义: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出处: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13、大事铺张 [dà shì pū zhāng]

释义:指对场面特别安排,过于讲究,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多用于婚丧大事。

出处:

14、沉李浮瓜 [chén lǐ fú guā]

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15、含苞欲放 [hán bāo yù fàng]

释义: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16、和风细雨 [hé fēng xì yǔ]

释义: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17、百卉千葩 [bǎi huì qiān pā]

释义: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出处: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

18、倾盆大雨 [qīng pén dà yǔ]

释义: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出处:唐·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19、驷马高车 [sì mǎ gāo chē]

释义: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出处:《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

20、花香鸟语 [huā xiāng niǎo yǔ]

释义: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21、红杏出墙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释义: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2、春山如笑 [chūn shān rú xiào]

释义: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23、春意盎然 [chūn yì àng rán]

释义: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24、绿肥红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释义: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5、百花齐放 [bǎi huā qí fàng]

释义: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26、欢声雷动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释义: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出处: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27、春光明媚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释义: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28、花明柳暗 [huā míng liǔ àn]

释义: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出处:唐·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29、铄石流金 [shuò shí liú jīn]

释义: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30、铺张浪费 [pū zhāng làng fèi]

释义: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31、春色撩人 [chūn sè liáo rén]

释义: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32、八音迭奏 [bā yīn dié zòu]

释义: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33、绿草如茵 [lǜ cǎo rú yīn]

释义: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出处:

34、花红柳绿 [huā hóng liǔ lǜ]

释义: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35、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36、高车驷马 [gāo chē sì mǎ]

释义: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37、枪声刀影 [qiāng shēng dāo yǐng]

释义:指激烈厮杀的场面。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梁建带着家破人亡的仇恨,带着年青人烫热的心,和战友驰骋在华北平原上的浓烟大火中,枪声刀影里。”

38、绿暗红稀 [lǜ àn hóng xī]

释义: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出处: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如今春光将尽,绿暗红稀,将近四月也。”

39、鸟语花香 [niǎo yǔ huā xiāng]

释义: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40、大打出手 [dà dǎ chū shǒu]

释义: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出处: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41、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释义: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42、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43、水秀山明 [shuǐ xiù shān míng]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44、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45、大地回春 [dà dì huí chūn]

释义: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46、枪林刀树 [qiāng lín dāo shù]

释义: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出处:清·无名氏《木兰从军·陷阵》:“来见这,枪林刀树杀人如麻。”

47、热气腾腾 [rè qì téng téng]

释义: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出处: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热气腾腾的端过来。”

48、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49、接踵而至 [jiē zhǒng ér zhì]

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50、壶浆塞道 [hú jiāng sāi dào]

释义: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51、千山万水 [qiān shān wàn shuǐ]

释义: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52、风和日丽 [fēng hé rì lì]

释义: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53、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释义: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54、红情绿意 [hóng qíng lǜ yì]

释义: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55、山明水秀 [shān míng shuǐ xiù]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56、奇花异草 [qí huā yì cǎo]

释义: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57、春色满园 [chūn sè mǎn yuán]

释义: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唐·吕从庆《丰溪存稿·小园》:“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8、热火朝天 [rè huǒ cháo tiān]

释义: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奋不顾身的战斗。”

59、春和景明 [chūn hé jǐng míng]

释义: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60、山光水色 [shān guāng shuǐ sè]

释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