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小如鼠 [dǎn xiǎo rú shǔ]
释义: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2、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3、感慨万端 [gǎn kǎi wàn duān]
释义:感慨:因有所感触而慨叹;万端:极多而纷繁。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
出处: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4、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释义: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5、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8、改恶从善 [gǎi è cóng shàn]
释义:再不做坏事,决心做好人。
出处:《飞龙全传》二十一回:“应该隐姓埋名,改恶从善,才是正理。”
9、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释义: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10、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释义: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处: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11、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2、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13、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14、垂涎三尺 [chuí xián sān chǐ]
释义: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15、光阴似箭 [guāng yīn sì jiàn]
释义: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16、宾客盈门 [bīn kè yíng mén]
释义:指来客很多。
出处:《旧唐书·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17、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释义: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8、不寒而栗 [bù hán ér lì]
释义: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19、唉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释义: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20、大失所望 [dà shī suǒ wàng]
释义: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21、垂头丧气 [chuí tóu sàng qì]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22、斗志昂扬 [dòu zhì áng yáng]
释义: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3、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24、富丽堂皇 [fù lì táng huáng]
释义: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25、单枪匹马 [dān qiāng pí mǎ]
释义: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26、翻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释义: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27、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28、古色古香 [gǔ sè gǔ xiāng]
释义: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处: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29、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释义: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30、椎心泣血 [chuí xīn lì xuè]
释义: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31、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2、沉吟不决 [chén yīn bù jué]
释义: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出处:三国·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33、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34、痴心妄想 [chī xīn wàng xiǎng]
释义: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35、悲痛欲绝 [bēi tòng yù jué]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36、春色满园 [chūn sè mǎn yuán]
释义: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唐·吕从庆《丰溪存稿·小园》:“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7、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38、风平浪静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释义: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39、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40、顾虑重重 [gù lǜ chóng chóng]
释义: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出处: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41、瓜田李下 [guā tián lǐ xià]
释义: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42、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释义: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出处:《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43、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44、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释义: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45、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46、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47、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48、哀鸿遍野 [āi hóng biàn yě]
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49、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释义: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50、八仙过海 [bā xiān guò hǎi]
释义: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51、拂袖而去 [fú xiù ér qù]
释义: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袖而去。”
52、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释义: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53、波光粼粼 [bō guāng lín lín]
释义: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54、胆颤心惊 [dǎn chàn xīn jīng]
释义: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55、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56、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57、春光明媚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释义: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58、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59、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60、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
释义: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