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吐生风 [tán tǔ shēng fēng]
释义:谈话机敏风趣。
出处:清·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则其人殊魁梧俊伟,谈吐生风。”
2、妙语解颐 [miào yǔ jiě yí]
释义: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出处:《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3、相得益彰 [xiāng dé yì zhāng]
释义: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4、议论风生 [yì lùn fēng shēng]
释义: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宋王暐《道山清话》:“韩持国为人凝严方重,每兄弟聚话,玉汝、子华议论风生,持国未尝有一言。”
5、发科打趣 [fā kē dǎ qù]
释义: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15回:“那稿子是同黄通理大家参酌,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在。”
6、议论风发 [yì lùn fēng fā]
释义: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元戴良《申屠先生墓志铭》序:“平居议论风发,品藻古今人物,亹亹不能休,座客闻之,率为之夺气。”
7、涉笔成趣 [shè bǐ chéng qù]
释义: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8、聪明睿智 [cōng míng ruì zhì]
释义:指聪颖明智。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9、声情并茂 [shēng qíng bìng mào]
释义: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出处: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 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10、饶有风趣 [ráo yǒu fēng qù]
释义:很有风趣。
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1章:“韩燕来觉着山地里春天不但来得早,而且饶有风趣。”
11、有说有笑 [yǒu shuō yǒu xiào]
释义: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出处:清·吴趼人《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相亲相爱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
12、津津有味 [jīn jīn yǒu wèi]
释义: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13、隽言妙语 [jùn yán miào yǔ]
释义:指才智过人,语言幽默
出处:
14、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15、口谐辞给 [kǒu xié cí gěi]
释义:指言辞诙谐敏捷。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16、一命鸣呼 [yī mìng míng hū]
释义: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又过半年,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头疼发热。正是:‘福无双至从来有,祸不单行自古闻。’害了六七日,一命呜呼,已归泉下。”
17、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释义: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出处: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18、郁郁寡欢 [yù yù guǎ huān]
释义: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19、贻人口实 [yí rén kǒu shí]
释义: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出处: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
20、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释义: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21、妙趣横生 [miào qù héng shēng]
释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譬喻。”
22、撒科打诨 [sā kē dǎ hùn]
释义:穿插在戏曲表演中,使观众发笑的动作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言语、动作。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随你自去的打斛斗、学踢弄、舞地鬼、乔扮神、撒科打诨、乱作胡为。”
23、亦庄亦谐 [yì zhuāng yì xié]
释义: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出处:茅盾《为恢复刊名作》:“亦庄亦谐潇洒,百花齐放争荣。”
24、谈古论今 [tán gǔ lùn jīn]
释义: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出处:元·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25、别饶风致 [bié ráo fēng zhì]
释义:别有一番风趣
出处:
26、谈笑风生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释义: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27、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ìn]
释义: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28、叱石成羊 [chì shí chéng yáng]
释义:叱:呼喊。一声呼喊能把石头变成许多只羊。形容法力神奇。
出处:兄问:‘羊安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石皆成羊。 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
29、声东击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30、层出不穷 [céng chū bù qióng]
释义: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唐书·艺文志》:“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能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兴衰。”
31、枉曲直凑 [wǎng qǔ zhí còu]
释义: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出处:
32、八面玲珑 [bā miàn líng lóng]
释义: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出处:元·马熙《开窗看雨》诗:“八面玲珑得月多。”
33、散灰扃户 [sàn huī jiōng hù]
释义:①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②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
出处:《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34、抹月秕风 [mǒ yuè pī fēng]
释义:意思是用风月当菜肴。这是文人表示家贫没有东西待客的风趣说法,
出处: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批风。”
35、愚昧无知 [yú mèi wú zhī]
释义: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36、绵里藏针 [mián lǐ cáng zhēn]
释义: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出处:元·石君宝《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
37、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出处: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38、好语似珠 [hǎo yǔ sì zhū]
释义: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出处:宋·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39、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
释义: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40、插科打诨 [chā kē dǎ hùn]
释义: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报告戏情》:“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41、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42、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
释义: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43、乱作胡为 [luàn zuò hú wéi]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直这般无廉鲜耻,乱作胡为。”
44、彼众我寡 [bǐ zhòng wǒ guǎ]
释义: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出处:《韩非子·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45、傻头傻脑 [shǎ tóu shǎ nǎo]
释义: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46、花边人物 [huā biān rén wù]
释义:指八面玲珑、快嘴利舌、幽默机智、活动于有新闻价值场合的人
出处:
47、滑天下之大稽 [huá tiān xià zhī dà jī]
释义: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小品文的生机》:“不但唱工,单是黑头涎脸扮丑脚,丑脚挺胸学黑头,戏场上只见白鼻子的和黑脸孔的丑脚多起来,也就滑天下之大稽。”
48、论议风生 [lùn yì fēng shēng]
释义: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宋史·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49、论辩风生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释义: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50、抛砖引玉 [pāo zhuān yǐn yù]
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51、风趣横生 [fēng qù héng shēng]
释义: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5回:“这样风趣横生的事,只有请笑庵自讲最妙。”
52、令人喷饭 [lìng rén pēn fàn]
释义: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出处:宋·苏轼《员筜谷偃竹记》:“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53、谈论风生 [tán lùn fēng shēng]
释义:言谈议论活跃,有风趣。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生素豪,谈论风生,孝儿亦倜傥。”
54、令人捧腹 [lìng rén pěng fǔ]
释义:捧腹:捂着肚子。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55、指桑骂槐 [zhǐ sāng mà huái]
释义: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
56、愚不可及 [yú bù kě jí]
释义: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处:《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7、别具一格 [bié jù yī gé]
释义: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58、掉舌鼓唇 [diào shé gǔ chún]
释义: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59、活灵活现 [huó líng huó xiàn]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60、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释义: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