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人没死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24 19:36

1、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2、心若死灰 [xīn ruò sǐ huī]

释义: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3、瘗玉埋香 [yì yù mái xiāng]

释义:指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南宋·吴文英《莺啼序》:“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4、香消玉殒 [xiāng xiāo yù yǔn]

释义: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5、苟延残喘 [gǒu yán cán chuǎn]

释义: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

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6、香消玉碎 [xiāng xiāo yù suì]

释义: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7、面如死灰 [miàn rú sǐ huī]

释义: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8、血盆大口 [xuè pén dà kǒu]

释义: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出处:唐·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9、死气沉沉 [sǐ qì chén chén]

释义: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10、死灰槁木 [sǐ huī kū mù]

释义:冷了的灰烬,枯槁的树木。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对世事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11、哀哀欲绝 [āi āi yù jué]

释义:绝:断气,死。形容极其悲痛。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12、不绝如发 [bù jué rú fà]

释义: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发丝一样。

出处:《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如发。”

13、乐极生悲 [lè jí shēng bēi]

释义: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14、生老病死 [shēng lǎo bìng sǐ]

释义: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鸡猪鱼蒜,逢著便;生老病死,时至则行。”《仁王经·无常偈》:“生老病死事与愿违。”

15、命在旦夕 [mìng zài dàn xī]

释义: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出处: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16、朽木死灰 [xiǔ mù sǐ huī]

释义: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容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7、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释义: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8、哀莫大于心死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释义: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9、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

释义: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20、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ī]

释义: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1、与世长辞 [yǔ shì cháng cí]

释义: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

22、眼穿心死 [yǎn chuān xīn sǐ]

释义: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出处:唐·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诗:“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23、事与愿违 [shì yǔ yuàn wéi]

释义: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三国魏·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24、王公大人 [wáng gōng dà rén]

释义: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25、槁木死灰 [gǎo mù sǐ huī]

释义: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6、日薄西山 [rì bó xī shān]

释义: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7、行尸走肉 [xíng shī zǒu ròu]

释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8、粮尽援绝 [liáng jìn yuán jué]

释义: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出处: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29、荣华富贵 [róng huá fù guì]

释义: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十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如今人一有了时势,便自道是‘万年不拔之基’,傍边看的人也是一样见识。”

30、不生不死 [bù shēng bù sǐ]

释义:指超脱生死的界限。现指半死不活

出处:《入楞伽经》第八卷:“如来藏世间,不生不死,不来不去,常恒清凉不变。”

31、风烛残年 [fēng zhú cán nián]

释义: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32、面若死灰 [miàn ruò sǐ huī]

释义: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33、半死半生 [bàn sǐ bàn shēng]

释义: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出处: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34、半死不活 [bàn sǐ bù huó]

释义:形容筋疲力尽,精神不振的样子。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35、哀痛欲绝 [āi tòng yù jué]

释义: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36、断香零玉 [duàn xiāng líng yù]

释义:比喻女子的尸骸。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尸解》:“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好结果一场厮耨,空落得薄命留。”

37、不由自主 [bù yóu zì zhǔ]

释义: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出处: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

38、筋疲力尽 [jīn pí lì jìn]

释义: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39、岌岌可危 [jí jí kě wēi]

释义: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出处:《孟子·万章下》:“天下殆哉,岌岌乎!”

40、委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释义: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41、弹尽援绝 [dàn jìn yuán jué]

释义:作战中弹药用完了,援兵断绝了。也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出处: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42、恩断义绝 [ēn duàn yì jué]

释义: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43、不存不济 [bù cún bù jì]

释义: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不存不济,香肌瘦损,教俺萦方寸。”

44、世态炎凉 [shì tài yán liáng]

释义:世态:人情世故;炎:热,亲热;凉:冷淡。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

45、寿终正寝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释义: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46、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释义: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47、死于非命 [sǐ yú fēi mìng]

释义: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孟子·尽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48、死模活样 [sǐ mó huó yàng]

释义:半死不活的样子。

出处: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帝王都会》:“宋臣大怒曰:‘口说尚可,乃画此死模活样乎?’”

49、精疲力尽 [jīng pí lì jìn]

释义: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50、存亡绝续 [cún wáng jué xù]

释义:绝:完结;续:延续。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出处:清 刘大櫆《金节母传》:“呜呼,太恭人以一女子,当金氏存亡绝续之交,一心惟鞠子为事。”

51、达官贵人 [dá guān guì rén]

释义: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出处:《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52、不死不活 [bù sǐ bù huó]

释义:形容没有生气或处境尴尬。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八:“箕子虽不死,然便死却又到了,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53、一命呜呼 [yī mìng wū hū]

释义: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54、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释义: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55、要死要活 [yào sǐ yào huó]

释义: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那婆娘索性抓破脸皮,反要死要活,分毫不让。”

56、气息奄奄 [qì xī yān yān]

释义: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7、色若死灰 [sè ruò sǐ huī]

释义: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出处:《庄子·盗跖》:“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58、寿满天年 [shòu mǎn tiān nián]

释义: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去世。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59、弹尽粮绝 [dàn jìn liáng jué]

释义: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出处: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60、悲痛欲绝 [bēi tòng yù jué]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