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弱冠之年 [ruò guàn zhī nián]
释义: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出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2、兴云致雨 [xīng yún zhì yǔ]
释义: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出处:唐·皇甫氏《原化记·陆生》:“道成者能兴云致雨,坐在立亡。”
3、惨绿少年 [cǎn lǜ shào nián]
释义: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4、悬车致仕 [xuán chē zhì shì]
释义: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致仕》:“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跛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耻也。悬车,示不用也。”
5、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释义: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6、一去不复返 [yī qù bù fù fǎn]
释义: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临危致命 [lín wēi zhì mìng]
释义: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出处:《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8、少年老成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释义: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9、任重致远 [rèn zhòng zhì yuǎn]
释义: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10、负乘致寇 [fù chéng zhì kòu]
释义: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出处: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11、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释义: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2、研精致思 [yán jīng zhì sī]
释义: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出处:《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谄之党,损玉堂之盛,尊天爵之重,割情欲之欢,罢宴私之好。”
13、操赢致奇 [cāo yíng zhì qí]
释义:指商贾居奇牟利。
出处:清王韬《平贼议》:“商人既能操赢致奇,转输乎远方,以供中国,则市无不足矣。”
14、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5、齿少气锐 [chǐ shǎo qì ruì]
释义:指年轻气盛,锐意进取。
出处:宋·王禹偁《答丁谓书》:“夫刚直之名,吾诚有之。盖嫉恶过当,而贤、不肖太分,亦天性然也。而又齿少气锐,勇于立事,今四十有三矣。”
16、钩深致远 [gōu shēn zhì yuǎn]
释义: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17、发财致富 [fā cái zhì fù]
释义: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出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
18、意气风发 [yì qì fēng fā]
释义: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出处: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19、志高气扬 [zhì gāo qì yáng]
释义:志气高昂而自得。
20、生机勃勃 [shēng jī bó bó]
释义: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21、朱颜翠发 [zhū yán cuì fā]
释义:指青春年少。同“朱颜绿发”。
出处:宋·周邦彦《西平乐》词:“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22、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3、推陈致新 [tuī chén zhì xīn]
释义:①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指肌体内的新陈代谢。②泛指排除旧的,创出新的。
出处:《东坡帖》:“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
24、杀敌致果 [shā dí zhì guǒ]
释义: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25、盗食致饱 [dào shí zhì bǎo]
释义: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26、出奇致胜 [chū qí zhì shèng]
释义: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出处:《老残游记》第七回:“[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27、以冰致蝇 [yǐ bīng zhì yíng]
释义: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出处:《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28、夙兴夜寐 [sù xīng yè mèi]
释义: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出处:《诗经·魏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9、风华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释义: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0、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31、学以致用 [xué yǐ zhì yòng]
释义: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32、声罪致讨 [shēng zuì zhì tǎo]
释义: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出处:《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33、推心致腹 [tuī xīn zhì fù]
释义: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出处: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故得百万之师,如臂使指,亿兆之众,推心致腹。”
34、发家致富 [fā jiā zhì fù]
释义: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出处: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35、以狸致鼠 [yǐ lǐ zhì shǔ]
释义: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36、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7、生龙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释义: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38、随车致雨 [suí chē zhì yǔ]
释义:指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
出处:《后汉书·郑弘传》:“政有仁惠,民称苏息”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
39、和气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释义: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出处:《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40、负重致远 [fù zhòng zhì yuǎn]
释义: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41、见危致命 [jiàn wēi zhì mìng]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42、以刑致刑 [yǐ xíng zhì xíng]
释义: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
出处:《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