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人的成语贬义词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22:07

1、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释义: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2、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3、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释义: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4、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5、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6、荒淫无耻 [huāng yín wú chǐ]

释义:荒唐淫乱,不知羞耻。形容生活糜烂。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败,理宜诛戮。”

7、暗送秋波 [àn sòng qiū bō]

释义: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8、虎头蛇尾 [hǔ tóu shé wěi]

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9、厚颜无耻 [hòu yán wú chǐ]

释义: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10、诡计多端 [guǐ jì duō duān]

释义: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11、难兄难弟 [nàn xiōng nàn dì]

释义:

nàn xiōng nàn dì
解释: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出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编》;其以半殖民地的风貌出现于世界也,和我们实在是难兄难弟
近义词:患难之交
反义词:反目成仇| 恩断义绝

nán xiōng nán dì解释: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

出处: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 元·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

12、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13、根深蒂固 [gēn shēn dì gù]

释义: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14、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15、闭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释义: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16、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释义: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17、鸡鸣狗盗 [jī míng gǒu dào]

释义: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18、残花败柳 [cán huā bài liǔ]

释义: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19、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20、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21、恶贯满盈 [è guàn mǎn yíng]

释义:贯:穿线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22、婀娜多姿 [ē nuó duō zī]

释义: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幡,婀娜多姿随风传。”

23、另起炉灶 [lìng qǐ lú zào]

释义: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24、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5、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

26、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7、魂不附体 [hún bù fù tǐ]

释义: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出处: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28、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9、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30、离经叛道 [lí jīng pàn dào]

释义: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出处: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

31、冷酷无情 [lěng kù wú qíng]

释义: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32、粉墨登场 [fěn mò dēng chǎng]

释义: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处: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33、横冲直闯 [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

释义:乱冲乱撞,蛮横无理。同“横冲直撞”。

出处: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34、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iǎo]

释义:无穷尽。

出处:没完没了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

35、鼓舌摇唇 [gǔ shé yáo chún]

释义: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凭着咱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将。”

36、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释义: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37、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

释义: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38、不了了之 [bù liǎo liǎo zhī]

释义: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

出处:宋·叶少蕴《避暑录话》卷上:“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戏谈。”

39、称王称霸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释义: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40、见财起意 [jiàn cái qǐ yì]

释义:见人钱财,动起歹念。

出处: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刚道个一声儿恶人回避,早激的他恶哏哏闹是非,那里也见财起意。”

41、财迷心窍 [cái mí xīn qiào]

释义: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42、不自量力 [bù zì liàng lì]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43、狼狈为奸 [láng bèi wéi jiān]

释义: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处: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

44、改邪归正 [gǎi xié guī zhèng]

释义: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45、大家闺秀 [dà jiā guī xiù]

释义:旧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46、狐朋狗友 [hú péng gǒu yǒu]

释义: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47、嗟来之食 [jiē lái zhī shí]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48、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释义: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49、风华绝代 [fēng huá jué dài]

释义: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出处:《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50、沉鱼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1、目中无人 [mù zhōng wú rén]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52、火上浇油 [huǒ shàng jiāo yóu]

释义: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53、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54、狼子野心 [láng zǐ yě xīn]

释义: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55、规行矩步 [guī xíng jǔ bù]

释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56、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57、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释义: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58、假仁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59、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释义: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60、乖嘴蜜舌 [guāi zuǐ mì shé]

释义: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