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能易作 [jiāo néng yì zuò]
释义:指交换各业的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2、一举成名 [yī jǔ chéng míng]
释义: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出处:《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3、毁于一旦 [huǐ yú yī dàn]
释义: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4、千锤百炼 [qiān chuí bǎi liàn]
释义: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5、铁杵磨成针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6、功成名就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释义: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7、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释义: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8、娇生惯养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释义:从小就被溺爱、娇养惯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冷笑道:‘原是想他自幼娇生惯养的,何尝受过一日委屈。’”
9、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释义: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10、开花结果 [kāi huā jié guǒ]
释义: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
11、脆而不坚 [cuì ér bù jiān]
释义: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12、金榜题名 [jīn bǎng tí míng]
释义:指科举得中。
出处: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13、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4、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15、百炼成钢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释义: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16、功到自然成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释义: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17、付诸东流 [fù zhū dōng liú]
释义: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18、前功尽弃 [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19、功德圆满 [gōng dé yuán mǎn]
释义: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出处:隋·隋炀帝《入朝遣使参书》:“奉五月二日诲,用慰驰结,仰承衡岳,功德圆满,便致荆巫。”
20、东山再起 [dōng shān zài qǐ]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晋书·谢安传》
21、十年窗下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释义: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2、付之东流 [fù zhī dōng liú]
释义: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23、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4、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
释义: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