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17 17:22

1、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2、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3、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释义: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4、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释义: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5、上下其手 [shàng xià qí shǒu]

释义: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6、天涯海角 [tiān yá hǎi jiǎo]

释义: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出处: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7、悲痛欲绝 [bēi tòng yù jué]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8、火树银花 [huǒ shù yín huā]

释义: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9、言听计从 [yán tīng jì cóng]

释义: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10、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释义: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出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1、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12、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13、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14、金玉良言 [jīn yù liáng yán]

释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15、胡服骑射 [hú fú qí shè]

释义: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16、熟能生巧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释义: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17、魂不附体 [hún bù fù tǐ]

释义: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出处: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18、南征北战 [nán zhēng běi zhàn]

释义: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19、千载难逢 [qiān zǎi nán féng]

释义: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出处:《南齐书·瘐杲之传》:“臣以凡庸,谬徼(侥)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20、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释义: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21、五体投地 [wǔ tǐ tóu dì]

释义: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22、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3、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

24、动荡不安 [dòng dàng bù ān]

释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25、百战百胜 [bǎi zhàn bǎi shèng]

释义: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26、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7、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8、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29、削足适履 [xuē zú shì lǚ]

释义: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30、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释义: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31、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释义: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出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32、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释义: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33、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4、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35、小心翼翼 [xiǎo xīn yì yì]

释义: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36、口服心服 [kǒu fú xīn fú]

释义: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处:《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37、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38、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9、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0、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41、南辕北辙 [nán yuán běi zhé]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42、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43、零丁孤苦 [líng dīng gū kǔ]

释义: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4、攻心为上 [gōng xīn wèi shàng]

释义: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45、九鼎大吕 [jiǔ dǐng dà lǚ]

释义: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46、三人成虎 [sān rén chéng hǔ]

释义: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47、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释义: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48、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49、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50、大获全胜 [dà huò quán shèng]

释义: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成沙场之鬼……梁家大获全胜。”

51、揠苗助长 [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52、江东父老 [jiāng dōng fù lǎo]

释义: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53、老马识途 [lǎo mǎ shí tú]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54、骨肉相连 [gǔ ròu xiāng lián]

释义: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出处:《北齐书 杨愔传》:“常山玉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

55、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56、久而久之 [jiǔ ér jiǔ zhī]

释义: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57、神机妙算 [shén jī miào suàn]

释义: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58、信以为真 [xìn yǐ wéi zhēn]

释义: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59、神气十足 [shén qì shí zú]

释义: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了不起的样子。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60、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