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心地善良的成语有哪些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02 17:32

1、蔼然可亲 [ǎi rán kě qīn]

释义: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小江的性子,在家里虽然倔强,见了外面的朋友也还蔼然可亲。”

2、淑人君子 [shū rén jūn zǐ]

释义: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出处:《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3、怙恶不悛 [hù è bù quān]

释义: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4、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释义: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出处: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5、心慈手软 [xīn cí shǒu ruǎn]

释义: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出处: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6、浑金璞玉 [hún jīn pú yù]

释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7、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释义: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8、含垢纳污 [hán gòu nà wū]

释义: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9、蔼然仁者 [ǎi rán rén zhě]

释义: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唐·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10、雕心雁爪 [diāo xīn yàn zhǎo]

释义:比喻心狠手辣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11、平易近民 [píng yì jìn mín]

释义: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同“平易近人”。

出处: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12、济弱扶倾 [jì ruò fú qīng]

释义: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13、温柔敦厚 [wēn róu dūn hòu]

释义: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出处:《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14、存心养性 [cún xīn yǎng xìng]

释义: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出处:《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15、息事宁人 [xī shì níng rén]

释义: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16、宽以待人 [kuān yǐ dài rén]

释义: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17、设身处地 [shè shēn chǔ dì]

释义: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18、假仁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19、放眼世界 [fàng yǎn shì jiè]

释义: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处:元·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20、解囊相助 [jiě náng xiāng zhù]

释义: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出处:明·张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21、进善惩恶 [jìn shàn chéng è]

释义:进用善良,惩治奸恶。同“进善惩奸”。

出处: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雠自嫌。”

22、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23、网开一面 [wǎng kāi yī miàn]

释义: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24、打抱不平 [dǎ bào bù píng]

释义: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瞒两位说,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抱打不平。”

25、爱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释义: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26、呼牛呼马 [hū niú hū mǎ]

释义: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出处:《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27、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28、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29、下不为例 [xià bù wéi lì]

释义: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出处: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30、慈眉善目 [cí méi shàn mù]

释义: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31、乐善好施 [lè shàn hào shī]

释义: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32、进善惩奸 [jìn shàn chéng jiān]

释义: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出处:唐·周昙《咏史诗·虞舜》:“进善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

33、欺善怕恶 [qī shàn pà è]

释义: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出处: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34、救困扶危 [jiù kùn fú wēi]

释义: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35、淑质英才 [shū zhì yīng cái]

释义: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36、浑金白玉 [hún jīn bái yù]

释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同“浑金璞玉”。

出处:宋·戴埴《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阙。”

37、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释义: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8、待人接物 [dài rén jiē wù]

释义: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士为务。”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汲引后进,待人接物者如此。”

39、乐于助人 [lè yú zhù rén]

释义: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40、徙善远罪 [xǐ shàn yuǎn zuì]

释义: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41、元元之民 [yuán yuán zhī mín]

释义: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42、慈悲为怀 [cí bēi wéi huái]

释义: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

43、慈眉善眼 [cí méi shàn yǎn]

释义: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

出处: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44、以直报怨 [yǐ zhí bào yuàn]

释义: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5、兰质熏心 [lán zhì xūn xīn]

释义: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出处:唐 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熏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46、知情达理 [zhī qíng dá lǐ]

释义:通人情,懂道理。

出处:菡子《致江幼农》:“我想这也是你知情达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

47、宽大为怀 [kuān dà wéi huái]

释义: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出处: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48、兰质薰心 [lán zhì xūn xīn]

释义: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出处:唐·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薰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49、璞玉浑金 [pú yù hún jīn]

释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50、假人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

51、一切众生 [yī qiè zhòng shēng]

释义: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52、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释义: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3、金刚努目 [jīn gāng nǔ mù]

释义: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54、下车泣罪 [xià chē qì zuì]

释义: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55、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释义: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太平广记·俊辩类二》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56、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

释义: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57、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释义: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58、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59、善眉善眼 [shàn méi shàn yǎn]

释义:形容容貌善良。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虽是吊死……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一:“门房里坐着一个老人,善眉善眼象世传当仆人的样子。”

60、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释义: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