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云变色 [fēng yún biàn sè]
释义: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2、万马奔腾 [wàn mǎ bēn téng]
释义: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3、气壮山河 [qì zhuàng shān hé]
释义: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4、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ēn yáo]
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
5、剑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释义: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6、锐不可当 [ruì bù kě dāng]
释义: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7、波澜壮阔 [bō lán zhuàng kuò]
释义: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8、一触即发 [yī chù jí fā]
释义: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9、慷慨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释义: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10、遮天蔽日 [zhē tiān bì rì]
释义: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11、尸横遍野 [shī héng biàn yě]
释义: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12、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13、乘风破浪 [ché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4、山崩地裂 [shān bēng dì liè]
释义: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出处:《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15、浩浩汤汤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释义: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惊天动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7、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释义: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18、投鞭断流 [tóu biān duàn liú]
释义: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19、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20、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释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1、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22、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释义: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23、电闪雷鸣 [diàn shǎn léi míng]
释义: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24、汹涌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释义: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25、鬼哭神嚎 [guǐ kū shén háo]
释义: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