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形容死去多年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01 23:38

1、斧钺之诛 [fǔ yuè zhī zhū]

释义: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出处:《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2、灰飞烟灭 [huī fēi yān miè]

释义: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吊死扶伤 [diào sǐ fú shāng]

释义:吊祭死者,扶救伤者。

出处:《南史·齐纪上·高帝》:“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兵车始交,氛祲时荡,吊死扶伤,弘宣皇泽。”

4、吊死问疾 [diào sǐ wèn jí]

释义: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

5、鹿死不择音 [lù sǐ bù zé yīn]

释义: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6、竭尽全力 [jié jìn quán lì]

释义: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7、君辱臣死 [jūn rǔ chén sǐ]

释义: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出处:《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8、客死他乡 [kè sǐ tā xiāng]

释义: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难支遣,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眼见客死他乡有谁祭奠。”

9、春蚕到死丝方尽 [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

释义: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抵死谩生 [dǐ sǐ màn shēng]

释义:谩:谎骗。形容殚智竭虑,绞尽脑汁

出处:《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待阎王道俺无凭准,抵死谩生断不定,也不共他争,我专指着伊家做照证。”

11、宁死不屈 [nìng sǐ bù qū]

释义:宁愿死也不屈服。

出处: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12、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13、你死我活 [nǐ sǐ wǒ huó]

释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斗争非常激烈。

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14、不知死活 [bù zhī sǐ huó]

释义: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15、底死谩生 [dǐ sǐ màn shēng]

释义:底:通“抵”。竭尽全力,想尽办法。

出处:南唐·冯延巳《应天长》词:“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16、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 sǐ]

释义: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7、见死不救 [jiàn sǐ bù jiù]

释义: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出处: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18、爱之欲其生 [ài zhī yù qí shēng]

释义: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19、回生起死 [huí shēng qǐ sǐ]

释义: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20、不知利害 [bù zhī lì hài]

释义: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出处:《庄子·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 利害乎?”

21、红颜薄命 [hóng yán bó mìng]

释义: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出处:《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总则我红颜薄命。”

22、出死断亡 [chū sǐ duàn wáng]

释义:指效死捐生。

出处:《荀子·富国》:“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

23、爱生恶死 [ài shēng wù sǐ]

释义: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可见爱生恶死,亦是物之恒情。”

24、抵死瞒生 [dǐ sǐ mán shēng]

释义: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同“抵死漫生”。

出处: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三折:“我安排着脱身利己的机谋,正中这抵死瞒生的手策。”

25、含笑九泉 [hán xiào jiǔ quán]

释义: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26、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27、昧死以闻 [mèi sǐ yǐ wén]

释义: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出处:《史记·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宮。昧死以闻!”

28、计出万死 [jì chū wàn sǐ]

释义:指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出处:《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29、兰摧玉折 [lán cuī yù zhé]

释义: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30、抵死漫生 [dǐ sǐ màn shēng]

释义: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

出处:宋·向滈《西江月》词:“抵死漫生要见,偷方觅便求欢。”

31、出死入生 [chū sǐ rù shēng]

释义:①从死亡里获救。②犹出生入死

出处: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天动地。”

32、百足之虫 [bǎi zú zhī chóng]

释义: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出处:明·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33、决一死战 [jué yī sǐ zhàn]

释义:对敌人拼死决战。

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34、乐而忘死 [lè ér wàng sǐ]

释义: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

35、胡搅蛮缠 [hú jiǎo mán chán]

释义: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36、九死不悔 [jiǔ sǐ bù huǐ]

释义: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7、绞尽脑汁 [jiǎo jìn nǎo zhī]

释义:费尽脑筋。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38、得人死力 [dé rén sǐ lì]

释义: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

出处:《晋书·贾充传》:“诞再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39、鹿死不择荫 [lù sǐ bù zé yīn]

释义: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出处:见“鹿死不择音”。

40、筋疲力尽 [jīn pí lì jìn]

释义: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41、盖棺定论 [gài guān dìng lùn]

释义: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出处: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42、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释义: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3、狐死首丘 [hú sǐ shǒu qiū]

释义: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44、不顾死活 [bù gù sǐ huó]

释义:顾:顾念,考虑。连生死也不考虑了。形容拼命蛮干,不顾一切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伙之类,尽皆打碎。”

45、不得善终 [bù dé shàn zhōng]

释义: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46、粉身碎骨 [fěn shēn suì gǔ]

释义: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出处: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47、出入生死 [chū rù shēng sǐ]

释义:犹出生入死

出处:唐·韩偓《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

48、枯木死灰 [kū mù sǐ huī]

释义: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杭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49、老而不死 [lǎo ér bù sǐ]

释义: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50、狐死兔泣 [hú sǐ tù qì]

释义: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51、九死一生 [jiǔ sǐ yī shēng]

释义: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52、宁死不辱 [níng sǐ bù rǔ]

释义:宁愿被处死也不肯受辱。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待将咱所图,我宁死不辱。”

53、甘死如饴 [gān sǐ rú yí]

释义:甘:情愿;饴: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出处:《清史稿·任举传》:“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

54、大难不死 [dà nàn bù sǐ]

释义: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55、救死扶伤 [jiù sǐ fú shāng]

释义: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56、九死未悔 [jiǔ sǐ wèi huǐ]

释义: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7、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58、垂死挣扎 [chuí sǐ zhēng zhá]

释义:垂:将近。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他这会儿真的熬到了垂死挣扎的时刻。”

59、昏昏沉沉 [hūn hūn chén chén]

释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60、哀莫大于心死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释义: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