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成语查询>>

指人物说话议论的成语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07 13:40

1、不知高低 [bù zhī gāo dī]

释义: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2、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释义: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3、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4、闭口结舌 [bì kǒu jié shé]

释义: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出处:《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5、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6、口吐珠玑 [kǒu tǔ zhū jī]

释义: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7、慷慨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释义: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8、伶牙俐齿 [líng yá lì chǐ]

释义: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9、沉毅寡言 [chén yì guǎ yán]

释义: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资治通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寡言,得众心。”

10、各抒己见 [gè shū jǐ jiàn]

释义: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11、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12、不声不气 [bù shēng bù qì]

释义:指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你们只想自己的爱人像旧式妇女一样,百依百顺不声不气,来服侍你们。”

13、结结巴巴 [jiē jiē bā bā]

释义: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14、津津乐道 [jīn jīn lè dào]

释义: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15、点手划脚 [diǎn shǒu jí jiǎo]

释义: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16、出言有章 [chū yán yǒu zhāng]

释义:说话有条理。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17、顾左右而言他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释义: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18、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释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19、喃喃细语 [nán nán xì yǔ]

释义: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北史·隋·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20、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释义: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处:《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21、金口玉音 [jīn kǒu yù yīn]

释义: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出处: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22、九鼎不足为重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释义: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出处: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23、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24、目目相觑 [mù mù xiāng qù]

释义: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同“面面相觑”。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我恰才见阿妈和四个叔叔都目目相觑,其中必然暗昧。”

25、口出不逊 [kǒu chū bù xùn]

释义:逊:谦逊。说话极不谦虚。形容狂妄自大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说我讹他,还口出不逊,打了我一顿,求老爷公断。”

26、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释义: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出处:《明史·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27、不知所言 [bù zhī suǒ yán]

释义: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8、拐弯抹角 [guǎi wān mò jiǎo]

释义: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29、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30、碍口识羞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31、金舌弊口 [jīn shé bì kǒu]

释义: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

32、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释义: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33、巴三揽四 [bā sān lǎn sì]

释义: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揽四。”

34、点指划脚 [diǎn zhǐ jí jiǎo]

释义: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同“点手划脚”。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只见来到肆前,果然一个少年美貌的女子在那里点指划脚教人下棋。”

35、呢喃细语 [ní nán xì yǔ]

释义: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北史·隋·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36、慢条斯礼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一个风火事,还象寻常慢条斯礼儿的。”

37、街谈巷议 [jiē tán xiàng yì]

释义: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威否。”

38、隔靴抓痒 [gé xuē zhuā yǎng]

释义: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

出处:《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39、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40、单刀直入 [dān dāo zhí rù]

释义: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41、绵言细语 [mián yán xì yǔ]

释义: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出处:

42、大放厥词 [dà fàng jué cí]

释义: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43、嚼铁咀金 [jiáo tiě jǔ jīn]

释义:指说话斩截。

出处:

44、大辩不言 [dà biàn bù yán]

释义: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45、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46、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释义: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47、不声不吭 [bù shēng bù kēng]

释义:指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还在半个月前,张腊月隐隐听说,南二社有个吴淑兰的妇女队长,在不声不吭地跟她暗赛。”

48、快人快语 [kuài rén kuài yǔ]

释义:直爽的人说直爽的话。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49、隔靴爬痒 [gé xuē pá yǎng]

释义: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

出处: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

50、大声疾呼 [dà shēng jí hū]

释义: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出处: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51、淋漓尽致 [lín lí jìn zhì]

释义: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52、不言不语 [bù yán bù yǔ]

释义: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53、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释义: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出处:《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54、东拉西扯 [dōng lā xī chě]

释义: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出处: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55、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释义: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56、金人之缄 [jīn rén zhī jiān]

释义: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57、词不逮理 [cí bù dài lǐ]

释义: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58、淡而无味 [dàn ér wú wèi]

释义: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59、不蔓不枝 [bù màn bù zhī]

释义: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0、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释义: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
  • 随机标签
  • 随机文章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