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才华盖世 [cái huá gài shì]
释义:盖:覆盖,超过。才能很高,远远超过当代的人。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2、独步天下 [dú bù tiān xià]
出处:《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3、才高意广 [cái gāo yì guǎng]
释义: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之徒。”
4、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5、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释义: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6、措置裕如 [cuò zhì yù rú]
释义: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7、出群拔萃 [chū qún bá cuì]
释义:拔,超出;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指卓越出众,非同一般。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
8、才学兼优 [cái xué jiān yōu]
释义: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9、超群越辈 [chāo qún yuè bèi]
释义:超越众人和同辈。
出处: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10、材雄德茂 [cái xióng dé mào]
释义:指才德杰出。
出处:唐·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11、百不当一 [bǎi bù dāng yī]
释义: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12、超群绝伦 [chāo qún jué lún]
释义: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3、才貌双全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释义:才学相貌都好。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14、才疏德薄 [cái shū dé bó]
释义: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15、百里挑一 [bǎi lǐ tiāo yī]
释义: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16、百发百中 [bǎi fā bǎi zhòng]
释义: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17、独鹤鸡群 [dú hè jī qún]
释义: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18、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19、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释义: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20、大显神通 [dà xiǎn shén tōng]
释义: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21、才疏志大 [cái shū zhì dà]
释义: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22、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3、超前绝后 [chāo qián jué hòu]
释义: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24、独步一时 [dú bù yī shí]
释义: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宣和画谱》卷十一:“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25、暗室不欺 [àn shì bù qī]
释义: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26、德薄能鲜 [dé bó néng xiǎn]
释义: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27、不拔之志 [bù bá zhī zhì]
释义: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28、超今冠古 [chāo jīn guàn gǔ]
释义: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出处: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29、拔类超群 [bá lèi chāo qún]
释义: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30、奔逸绝尘 [bēn yì jué chén]
释义: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31、楚楚不凡 [chǔ chǔ bù fán]
释义: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出处: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
32、才轻德薄 [cái qīng dé bó]
释义: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33、才夸八斗 [cái kuā bā dǒu]
释义:夸耀才华出众。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34、德薄才疏 [dé bó cái shū]
释义: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35、才子佳人 [cái zǐ jiā rén]
释义: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出处:宋·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自多愁。”
36、超类绝伦 [chāo lèi jué lún]
释义:指超出寻常,无与伦比。
出处: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37、百无一能 [bǎi wú yī néng]
释义:什么都不会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38、超世之才 [chāo shì zhī cái]
释义:有超越世人的才能。
出处: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9、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40、超群出众 [chāo qún chū zhòng]
释义:指超出众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你道生得如何?……即非倾国倾城色,自是超群出众人。”
41、出一头地 [chū yī tóu dì]
释义:指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出处: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42、雏凤清声 [chú fèng qīng shēng]
释义: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出处:唐·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43、当行出色 [dāng háng chū sè]
释义: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师老爷吃上这袋烟,越发谈得高兴了,道是今年的会墨,那篇逼真大家,那篇当行出色。”
44、超群轶类 [chāo qún yì lèi]
释义: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同“超群拔类”。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8回:“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恰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45、独步当时 [dú bú dāng shí]
释义: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46、八斗之才 [bā dǒu zhī cái]
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47、超世绝伦 [chāo shì jué lún]
释义:超出世人和同辈。
出处: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
48、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49、超轶绝尘 [chāo yì jué chén]
释义: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出处:《庄子·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50、材大难用 [cái dà nán yòng]
释义: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51、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52、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53、登堂入室 [dēng táng rù shì]
释义: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54、不欺暗室 [bù qī àn shì]
释义: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55、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56、拔群出萃 [bá qún chū cuì]
释义: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出处:《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
57、并驱争先 [bìng qū zhēng xiān]
释义:指竞争高下。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58、短绠汲深 [duǎn gěng jí shēn]
释义: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出处:《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59、别树一旗 [bié shù yī qí]
释义: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60、独占鳌头 [dú zhàn áo tóu]
释义: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